张次公,河东人,以校尉从大将军,封岸头侯。其后太后崩,为将军,军北军。后一岁,复从大将军。凡再为将军,后坐法失侯。
赵信,以匈奴相国降,为侯,武帝立十八岁,为前将军,与匈奴战,败,降匈奴。
赵食其,礻殳祤人。武帝立十八年,以主爵都尉从大将军,斩首六百六十级。元狩三年,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明年,为右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迷失道,当斩,赎为庶人。
郭昌,云中人,以校尉从大将军。元封四年,以太中大夫为拔胡将军,屯朔方。还击昆明,无功,夺印。
荀彘,太原广武人,以御见,侍中,用校尉数从大将军。元封三年,为左将军击朝鲜,无功,坐捕楼船将军诛。
最票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浑邪王以众降数万,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万七千七百户。其校尉吏有功侯者六人,为将军者二人。
卫青(字仲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河东平阳人。他以县吏身份在侯家供职后,因其同母兄长卫长君及姐姐卫子夫的身份背景,得以冒姓卫氏。
张次公
- 基本信息:张次公是河东人,担任过校尉职务。
- 经历与成就:张次公曾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封岸头侯。之后因犯法失去侯爵。
- 个人评价:张次公的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能跟随大将军出征,说明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赵信
- 简介:赵信作为匈奴相国降服,被封为侯,并成为前将军。
- 战争经历:他在战斗中败北,最终投降匈奴。
- 历史意义:赵信的投降对当时汉朝的军事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赵食其
- 人物介绍:赵食其是赵国人,主爵都尉随从大将军出征,战功显著。
- 战绩:他在元狩三年因斩首六百六十级而被封为关内侯,黄金百斤。
- 社会评价:虽然后来被贬为庶人,但他的勇猛和忠心仍受到部分人的认可。
郭昌
- 生平背景:郭昌出生于云中地区,以校尉身份随从大将军出征。
- 军职表现:元封四年,郭昌被任命为拔胡将军,驻守朔方,参与反击战役,但没有成功。
- 政治命运:由于失当,郭昌被夺印。
荀彘
- 身份介绍:荀彘来自太原广武,以御见侍中的身份,多次随从大将军出征。
- 军事行动:元封三年,荀彘作为左将军攻击朝鲜,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 处罚与后果:因捕杀楼船将军而被诛杀,反映了战争失败后的残酷惩罚。
这些将领们或因战功显赫,或因忠诚被记,共同构成了西汉时期著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传奇故事。他们的经历不仅展示了汉朝的军事力量,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和悲剧色彩。这些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