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查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诗句:广川人,少治《春秋》

译文: 董仲舒出生于广川郡,年轻时就研究《春秋》,在孝景帝时期担任过博士。他的教学生活非常刻苦,家中闭门讲学,弟子们按次序轮流向他学习,甚至有的人从未见过他的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揭示了董仲舒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谦逊的人格魅力。诗中“广川人”不仅标明了他的籍贯,还隐含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少治《春秋》”则展现了他早年就开始涉猎并深入研究儒家经典的情景。诗中的“下帷讲诵”和“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描绘了一幅古代学者勤奋教书育人的场景,这种场景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与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董仲舒作为一代儒学大师的风范。诗中还提到,“盖三年不窥园”,这句话虽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董仲舒对于学问的执着和专一。最后,“其精如此”更是点明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学苦读、学识渊博的古代学者形象,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