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于是为旦命令群臣曰:“寡人赖先帝休德,获奉北藩,亲受明诏,职吏事,领库兵,饬武备,任重职大,夙夜兢兢,子大夫将何以规佐寡人?且燕国虽小,成周之建国也,上自召公,下及昭、襄,于今千载,岂可谓无贤哉?寡人束带听朝三十余年,曾无闻焉。其者寡人之不及与?意亦子大夫之思有所不至乎?其咎安在?方今寡人欲挢邪防非,章闻扬和,抚慰百姓,移风易俗,厥路何由?子大夫其各悉心以对,寡人将察焉。”
群臣皆免冠谢。郎中成轸谓旦曰:“大王失职,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大王一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旦曰:“前高后时,伪立子弘为皇帝,诸侯交手事之八年。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迎立文帝,天下乃知非孝惠子也。我亲武帝长子,反不得立,上书请立庙,又不听。立者疑非刘氏。”
翻译:
诗句:- 长于是为旦命令群臣曰:“寡人赖先帝休德,获奉北藩,亲受明诏,职吏事,领库兵,饬武备,任重职大,夙夜兢兢,子大夫将何以规佐寡人?且燕国虽小,成周之建国也,上自召公,下及昭、襄,于今千载,岂可谓无贤哉?寡人束带听朝三十余年,曾无闻焉。其者寡人之不及与?意亦子大夫之思有所不至乎?其咎安在?方今寡人欲挢邪防非,章闻扬和,抚慰百姓,移风易俗,厥路何由?子大夫其各悉心以对,寡人将察焉。”
译文:
- 长于此时向武帝命令群臣说:“我依赖前朝的恩德,能够继承北藩,亲自接受了明君的命令,负责管理政事,统领军权,整肃武备,肩负重任,日夜兢兢业业。子大夫将用什么来规劝辅助我呢?更何况燕国虽然小,但也是周初建国的地方,从召公到昭襄王和襄王,历经千年,难道能说没有贤臣吗?我穿着朝服听政三十多年了,却没有听到过任何贤名。是谁的原因呢?现在我想要纠正错误的风气,宣扬正义的声音,安抚百姓,改变风俗,这该如何去做呢?各位官员请各自尽心尽力地回答,我将认真考察。”
关键词注释:
- 长于此时: 指代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具体人物,可能是他的侍从或助手。
- 赖先帝休德: 依靠前帝的美德。
- 获奉北藩: 继承了北方的领地或权力。
- 亲受明诏: 亲自接受朝廷的明确指令或命令。
- 职吏事: 负责管理事务。
- 领库兵: 管理军队和国库。
- 饬武备: 确保军事装备齐全。
- 任重职大: 承担的责任重大。
- 夙夜兢兢: 形容非常小心谨慎。
- 子大夫将何以规佐寡人?: 询问子大夫打算如何规劝辅佐他。
- 燕国虽小: 尽管燕国小,但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成周之建国也: 指历史上著名的周朝都城——成周(今河南洛阳附近)。
- 吕太后崩: 指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吕雉去世。
- 大臣诛诸吕: 指汉朝初年,大臣们诛杀吕后的家族成员。
- 文帝: 汉景帝刘启的字。
- 天下乃知非孝惠子也: 表明天下人知道汉景帝并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儿子。
- 反不得立: 原本应该被立为太子,却未能成功。
- 上书请立庙: 指汉景帝请求建立太庙以示尊崇。
- 又不听: 再次请求也被驳回。
- 立者疑非刘氏: 认为应立之人不是刘氏后代。
- 挢邪防非: 改正邪道,防止错误的行为。
- 章闻扬和: 宣布正义,弘扬和平。
- 抚慰百姓: 安抚百姓。
- 移风易俗: 改变习俗。
- 厥路何由: 它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 子大夫: 对子大夫的尊称。
赏析:
这段对话反映了汉武帝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他对治理国家方法的思考。他希望纠正错误,弘扬正义,并且关心民生。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展示了他的权威和决心,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此外,通过询问和听取子大夫的建议,他展现了虚心求教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