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年,元帝复立胥太子霸,是为孝王,十三年薨。子共王意嗣,三年薨。子哀王护嗣,十六年薨,无子,绝。后六年,成帝复立孝王子守,是为靖王,立二十年薨。子宏嗣,王莽时绝。

初,高密哀王弘本始元年以广陵王胥少子立,九年薨。子顷王章嗣,三十三年薨。子怀王宽嗣,十一年薨。子慎嗣,王莽时绝。

昌邑哀王髆,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贺嗣。立十三年,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征王贺典丧。玺书曰:“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贺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郎中令龚遂谏王,令还郎谒者五十余人。贺到济阳,求长鸣鸡,道买积竹杖。过弘农,使大奴善以衣车载女子。至湖,使者以让相安乐。安乐告遂,遂入问贺,贺曰:“无有。”遂曰:“即无有,何爱一善以毁行义!请收属吏,以湔洒大王。”即捽善,属卫士长行法。

诗句

1. 后七年,元帝复立胥太子霸,是为孝王。十三年薨。子共王意嗣,三年薨。子哀王护嗣,十六年薨,无子,绝。后六年,成帝复立孝王子守,是为靖王,立二十年薨。子宏嗣,王莽时绝。

2. 初,高密哀王弘本始元年以广陵王胥少子立,九年薨。子顷王章嗣,三十三年薨。子怀王宽嗣,十一年薨。子慎嗣,王莽时绝。

3. 昌邑哀王髆,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贺嗣。立十三年,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征王贺典丧。玺书曰:“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贺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郎中令龚遂谏王,令还郎谒者五十余人。贺到济阳,求长鸣鸡,道买积竹杖。过弘农,使大奴善以衣车载女子。至湖,使者以让相安乐。安乐告遂,遂入问贺,贺曰:“无有。”遂曰:“即无有,何爱一善以毁行义!请收属吏,以湔洒大王。”即捽善,属卫士长行法。

译文

  1. 在第七年之后,元帝恢复了胥太子的爵位,这就是孝王,他在位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共王意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是三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哀王护继承了他的爵位,但在第十六年去世,他没有留下后代,因此爵位被断绝。在六年之后,成帝又恢复了孝王子守的爵位,这就是靖王,他在位二十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宏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是在王莽时期被断绝。

  2. 最初,高密哀王刘弘是本始元年以广陵王胥的幼子被立为王,在第九年去世。他的儿子顷王刘章继承了他的爵位,在第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怀王刘宽继承了他的爵位,在第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慎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是在王莽时期被断绝。

  3. 昌邑哀王刘髆,他在天汉四年被立为王,但是在第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贺继承了他的爵位,在第十三年去世。他在立位十三年后,昭帝去世,没有后代,大将军霍光征召贺来主持葬礼。皇帝的玺书上说:“制诏昌邑王:让你担任大鸿胪事务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坐七辆马车前往长安的邸宅。”夜漏还未滴完一刻,有人用火点燃了诏书。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贺出发了,傍晚时分到了定陶,行程一百三十五里,随行的侍从人员马匹相继死亡。郎中令龚遂劝谏贺王,命令他返回郎官和谒者的五十多人。贺到达济阳,请求长鸣鸡,在路上买积竹杖。经过弘农时,派大奴善于车中载运一位女子。到达湖时,使者责备相安乐。安乐告知龚遂,龚遂进入询问贺王,贺说:“没有。”龚遂说:“既然没有,为什么要珍惜一个好行为而败坏您的品行呢?请您收集属吏,以洗刷大王的名声。”于是抓住善于,让他隶属于卫队长依法处置。

注释

  • 后七年:第七年之后。
  • 元帝复立胥太子霸:元帝恢复胥太子的爵位。
  • 孝王:孝王是谥号。
  • :去世。
  • :儿子。
  • 共王意:共王的意思是谥号。
  • :去世。
  • 哀王护:哀王是谥号。
  • 十六年薨:十六年后去世。
  • 无子:没有后代。
  • :断绝。
  • 后六年:第六年之后。
  • 成帝复立:成帝再次恢复。
  • 孝王子守:孝王的儿子守。
  • 靖王:靖王是谥号。
  • 立二十年薨:靖王在位二十年后去世。
  • 子宏嗣:靖王的儿子宏继承王位。
  • 王莽时绝:王莽时期断绝。
  • :起初。
  • 高密哀王弘:高密哀王的名字是弘。
  • 本始元年:本始元年是指汉武帝的年号之一(公元前73年)。
  • 广陵王胥少子:广陵王是胥的孙子。
  • 九年薨:胥的孙子在九年后去世。
  • 顷王章:顷王的名字是章。
  • 三十三年薨:顷王在三十三年后去世。
  • 怀王宽:怀王的名字是宽。
  • 十一年薨:怀王在第十一年去世。
  • 慎嗣:慎是慎的儿子。
  • 莽时绝:王莽时期断绝。
  • 昌邑哀王髆:昌邑哀王的名字是髆。
  • 天汉四年立:天汉四年是在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年份,具体年份不详但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某个年代(约公元前97年至公元前86年)。
  • 十一年薨:昌邑哀王髆在第十一年去世。
  • 贺嗣:贺是昭帝的儿子,后来继承父亲的爵位成为王。
  • 十三年:昭帝去世后的第十三年。
  • 昭帝崩:昭帝去世。
  • 大将军霍光征王贺典丧:大将军霍光征召贺王来主持昭帝的葬礼。
  • 玺书曰:皇帝的玺书是一种古代帝王发布的书面指令或命令。
  • 制诏昌邑王:皇帝的诏令是“制诏”的意思,表示这是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
  • 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乐成是少府的一个官职名称。大鸿胪是汉朝的一个官职名,主管外交礼仪和接待外国使者等事务。
  • 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使者带着诏书和礼物前往长安去传达给昌邑哀王的消息。宗正是负责宗族事务的官员,光禄大夫是掌管饮食和医药等事务的重要官职,中郎将则是负责护卫和军事任务的官职。这些官员都是高级官员或重要的官员职位,他们共同执行这个任务表明皇帝对这个任务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 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这句话描述了时间的细节。夜漏是指夜间的时间计量单位,通常用来计时。”未尽一刻”意味着还没有到一刻钟的时间,也就是刚刚开始计时不久。”以火发书”是指用火来点燃诏书或书信。”其日中”指的是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紧张而严肃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紧迫的形势和对时间的极度重视。
  • 贺发,晡时至定陶:这句话描述了贺王出发的时间和行程。”发”是出发的意思。”晡时”是傍晚时分的意思。”定陶”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城市或者城镇的名称。整个句子描绘了贺王在傍晚时分离开定陶,开始了他的旅程。
  • 行百三十五里:这句话描述了贺王旅途的距离和耗时。”百三十五里”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表示距离非常远。”行”在这里是指骑马或步行等行动方式。”相望于道”表示沿途的路程上有很多的人或物体相互之间可以看到彼此的位置。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漫长的旅程场景。
  • 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这句话描述了贺王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相望于道”表示沿途的路程上有很多的人或物体相互之间可以看到彼此的位置。”马死”是指马因为疲劳或其他原因而死,这导致了贺王无法继续前行。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艰难而充满挑战的旅程场景。
  • 郎中令龚遂谏王:这句话描述了龚遂劝阻贺王的行为。”郎中令”是一个官职名称,负责管理皇宫内的侍卫和官员等职务。”谏王”是指规劝君主不要做某事的行为。整个句子描绘了龚遂作为官员对贺王进行规劝的情景。
  • 即无有,何爱一善以毁行义:这句话描述了贺王的回答和态度。”即无有”表示即使没有任何东西(好处)存在,也不应该为了追求一点小的好处而破坏自己的道德品质。”何爱一善以毁行义”表达了他对行为的坚决态度。整个句子描绘了他坚持原则、不为私利所动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