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虽然,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

记曰:“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已正统而已。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越砥敛其咢,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泛画涂。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增,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匈喘肤汗,人极马倦。及至驾啮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纵驰骋骛,忽如景靡,过都越国,蹶如历块;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凄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夫竭知附贤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树伯迹。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观之,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汉书·传·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史书,记录了汉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诗句“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表达了一种对质朴生活态度的向往。旃,古代指毡子,这里用以形容朴素的生活方式。毳,即粗毛制成的织物,形容粗糙。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认为过于精致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朴实无华的生活来得自在和舒适。

译文:披着粗布毡子的牧民难以理解那些细腻华丽的宫廷生活。

“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豪华生活的轻视。羹藜,即以菜汤煮藜为食,含有粗糙之意;含糗,即吃干粮,也是粗食。太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通常包括牛、羊、猪三牲。这句话表明诗人认为简单的食物也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过度的奢华则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译文:粗茶淡饭的人,无法与那些品尝过宫廷美食的贵族相提并论。

诗句“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揭示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处境。西蜀指的是四川一带,穷巷和蓬茨都是简陋的居所。这句反映了诗人虽然身处贫困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译文:我如今身在偏远的四川,从小生长在贫穷的家中,但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虚认识。游观广览之知,意味着拥有广泛的知识和见识;至愚极陋之累,表示诗人认为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厚望应明指,暗示诗人希望别人能理解他的处境和努力。

译文:我没有广泛的知识,只有一些基本的见识,但是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汉书·传·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中的诗句通过对比简朴与奢华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能力的认识。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还反映出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