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疏释蹻而享膏粱,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递钟,逢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

诗句

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饭牛,离此患也。

译文

人臣亦然。以前贤良之士没有遇到机会之时,谋划事情与策略,但君主却不采用他们的计策,陈述自己的诚意,但君主并不相信他们,即使他们努力为官,也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被贬斥驱逐,并不是因为有什么过失。因此伊尹勤奋于烹调烹饪,太公被贫困所困,百里奚自我出卖,宁戚喂牛,远离了这种祸患。当他们遇到明君圣主时,运筹帷幄、合君主心意,直言进谏就能得到君主的倾听,进退都能忠于君主,任职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摆脱了卑微屈辱的处境而升入朝廷,脱离了疏远疏弃的困境而享受美味佳肴,剖符分封土地以荣耀祖考,传之于子孙,用以资助游说之士。所以世上必须有圣人般的君主,然后才有贤德明智的大臣。所以雷声大作而风寒冷,蛟龙兴云而至雨降,蟋蟀等秋虫静候秋风而鸣叫,蜉蝣和蛦蛾出洞而行于阴暗之处。《易经》说:“飞龙在天,利于遇见贤明的君子。”《诗经》说:“思慕英明众多的贤才,生于此王国之地。”所以世间和平君主圣明的时候,贤良之才将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就像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王、武王这样的君王,获得了稷、契、皋陶、伊尹、吕望等贤士,他们明明白白地在朝廷上,庄重肃穆地排列着,聚集精气神,相得益彰。虽然伯牙弹奏琴弦,钟子期能听辨出琴音;逢门子弹奏乌号乐器,尚且不足以形容其意。

注释

  1. 人臣亦然:指贤良之士也有不遇的时候。
  2. 昔贤者之未遭遇也…:指贤良之士没有遇到好机会的时候。
  3. 太公困于鼓刀:指的是姜太公因贫困而被困。
  4. 百里奚自鬻:指百里奚将自己卖给秦穆公以求得重用。
  5. 甯戚饭牛:指甯戚通过喂牛的方式获得重用,比喻卑贱的人也有可能得到重视。
  6. 离此患也:意思是摆脱了这些祸患。
  7. 世平主圣:指国家安宁君主圣明。
  8. 俊艾将自至:英俊的人才将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9. 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指历史上著名的君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
  10. 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指古代的贤臣如稷(后稷)、契(商契)、皋陶、伊尹、吕望等。
  11. 明明在朝:指的是这些贤臣都在朝廷之上,受到尊敬。
  12. 穆穆列布:指的是贤臣恭敬庄重地排列着。
  13. 聚精会神:指他们聚集精神,专心致志。
  14. 伯牙操递钟:伯牙弹琴,锺子期能够辨识琴声中蕴含的情感。
  15. 逢门子弯乌号:逢门子弹琴,比喻伯牙对音乐的理解。
  16. 犹不足以喻其意也:意思是这还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意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上贤良之士的不同命运进行比较,展现了贤良之士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和遭遇。它表达了一个观点,即贤良之士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其价值,关键在于是否有遇到知人善任的君主。诗中的典故和成语如“世平主圣”和“俊艾将自至”,都是对这一观点的深化和强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