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乎?”上曰:“何谓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败男女之化,而乱婚姻之礼,伤王制,其罪二也。”陛下富于春秋,方积思于《六经》,留神于王事,驰骛于唐、虞,折节于三代,偃不遵经劝学,反以靡丽为右,奢侈为务,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是乃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偃为淫首,其罪三也。昔伯姬燔而诸侯惮,奈何乎陛下?”上默然不应良久,曰:“吾业以设饮,后而自改。”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乱之渐,其变为篡,是以竖貂为淫而易牙作患,庆父死而鲁国全,管、蔡诛而周室安。”上曰:“善。”有诏止,更置酒北宫,引董君从东司马门。东司马门更名东交门。赐朔黄金三十斤。董君之宠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终。后数岁,窦太主卒,与董君会葬于霸陵。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

东方朔

诗一:东方朔者,字曼倩,平原之厌次人也。武帝即位,征天下贤良文学之士,朔初至长安,上书曰:“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译文:

东方朔,字曼倩,是平原郡厌次县人。汉武帝刚继位时,广泛征召天下举荐方正、贤良、有文学才能的人士。东方朔刚到长安,就上书说:“我一共习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佩服子路的格言。”他年仅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眼睛明亮如珍珠,牙齿整齐如贝壳。他勇敢如同孟贲,敏捷如同庆忌,廉洁如鲍叔,诚信像尾生。如果这样,他完全可以成为天子大臣。

注释:

  • 《汉书·东方朔传》:西汉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东方朔的事迹。

  • 厌次:古县名,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 子路:孔子的学生,以勇敢著称。

  • 孟贲:古代勇士。

  • 庆忌:古代勇士。

  • 鲍叔: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以廉洁著称。

  • 尾生:古代忠诚的男子。

    赏析:

    东方朔的诗歌充满了自信和豪情,他的言辞激昂,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引用子路、孟贲、庆忌、鲍叔和尾生的事迹,强调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这首诗表达了东方朔对朝廷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个性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