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朝廷多贤材,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皃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朔对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擢项颐,结股脚,连脽尻,遗蛇其迹,行步偊旅,臣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朔之进对澹辞,皆此类也。”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辞数万言,终不见用。朔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谕。其辞曰:

是时,朝廷多贤材,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皃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武帝询问东方朔关于当时贤才的情况,东方朔回答说:“我观察他们的牙齿,像锯齿那样锋利;他们的脸上,长出了很多肉,像猪的颊部一样。他们吐出的言辞,就像吐出来的口水一样。他们抬着头,挺起脖子,结着大腿的关节,拖着尻部的骨头,留下蛇一样的足迹,走路时步态蹒跚。而我虽然不聪明,也具备这些贤才的素质。”

武帝招揽了众多英俊之士,衡量他们的器量和能力,对他们的使用如同抓住飞驰的马匹一样迅速。当时正值对外事匈奴、对外事越族,对内兴修制度,国家事务繁忙。从公孙弘以下到司马迁,都曾奉命出使四方,有的担任郡国太守或公卿。而东方朔曾担任过太中大夫,后来经常担任郎官,与枚皋、郭舍人等一起在皇帝身边工作,只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交谈而已。

后来,东方朔上书陈述农业和战争强国之计,并因此自诉没有获得大官,希望能试用一下自己。他的话专门引用商鞅、韩非的学说,言辞放肆放荡,颇有些滑稽幽默。他的言辞有数万字,但最终没有被采纳。于是东方朔写了一篇论著,设了一个客难自己的场面来安慰自己。他说:
“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擢项颐,结股脚,连脽尻,遗蛇其迹,行步偊旅,臣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 东方朔观察那些大臣们的样子,像是用锯子锯过牙齿、用斧子削过脸的下巴一样。他们的口舌像蛇一样吐出的舌头,脖颈像牛的项部一样突出,大腿和小腿像连接在一起的一样。他们走路时拖着屁股向后倒,留下长长的尾巴一样的痕迹。我虽然不才,但也能具备这些优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