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译文:
虽然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不努力修养自己呢?《诗》中说:“在宫中击鼓演奏,声音传播到外面。”又说:“鹤在九皋之地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只要能够修养自身,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不荣显呢?太公以仁德施行政事,七十多岁时被文王、武王重用,他的学说得到信任而被封为齐王,七百年间没有断绝。这就是士人为何夜以继日勤勉努力的原因,他们敏捷行事却从不懈怠。如同燕子相呼鸣叫,振翅飞翔,鸣叫声传遍四方。孔子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的厌恶寒冷而在冬天停止降雪,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担忧危险而在地面上停止宽广,君子也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就改变自己的行为。”又说:“天有规律,地有一定形态,君子有一贯的行为;君子遵循常规,小人计较功效。”《诗》中说:“礼仪的准则不会错乱,何必担心别人的非议?”所以说:“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生存,人过于苛察就没有朋友。”戴着帽子前面的流苏是用来遮蔽阳光的,耳朵里塞着粗线棉是为了堵塞耳朵的声音。明亮的地方看不到什么,听觉敏锐却不能听到所有的事情,要推崇高尚的德行,宽恕小的过错,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弯曲的东西使它变直,让它自然得到满足;宽容的事物使它变得柔软,让它自己寻求满足;测量并估量事物的尺度,让它自己寻找满足。这大概就是圣人教化的方式,想要自己得到满足;自己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变得更加敏捷广泛了。
注释:
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怎么能不致力于自身的修养呢?”《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诗经》上说:‘宫庭里敲钟奏乐声音传出很远。’‘鹤在九皋(一种沼泽)中鸣叫声音传到了天上。’只要能够修养自身,还有什么可忧虑不显达的呢?”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太公实行仁义,在他七十多岁时被文王、武王任用。他的言论得到了信任并被封为齐侯,直到七百岁仍然没有被废止。这就是士人为何日夜勤奋努力的原因,他们敏捷行事却从不懈怠。”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就像燕子相互呼唤一样,飞行鸣叫。孔子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的厌恶寒冷而在冬天停止降雪,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担忧危险而在地面上停止宽广。君子也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就改变自己的行为。’又说:“天有规律,地有形状,君子有一贯的行为;君子遵循常规,小人计较功效。”《诗》中说:“礼仪的准则不会错乱,何必担心别人的非议?”所以说:“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生存,人过于苛察就没有朋友。”戴着帽子前面的流苏是用来遮蔽阳光的,耳朵里塞着粗线棉是为了堵塞耳朵的声音。明亮的地方看不到什么,听觉敏锐却不能听到所有的事情,要推崇高尚的德行,宽恕小的过错,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弯曲的东西使它变直,让它自然得到满足;宽容的事物使它变得柔软,让它自己寻求满足;测量并估量事物的尺度,让它自己寻找满足。这大概就是圣人教化的方式,想要自己得到满足;自己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变得更加敏捷广泛了。”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弯曲的东西使它变直,让它自然得到满足;宽容的事物使它变得柔软,让它自己寻求满足;测量并估量事物的尺度,让它自己寻找满足。这就是圣人教化的方式,想要自己得到满足;自己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变得更加敏捷广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