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始元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士,问以民所疾苦,于是盐铁之议起焉。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初,千秋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故因号曰“车丞相”。子顺嗣侯,官至云中太守,宣帝时以虎牙将军击匈奴,坐盗增卤获自杀,国除。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县人。他是一位在西汉时期担任重要官职的历史人物。公孙贺的祖父昆邪在景帝时期担任陇西太守,因军功被封为平曲侯,著书十余篇。公孙贺本人则在武帝时成为太子舍人,后被提拔为大将军霍光的助手。
在《汉书·传·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中,关于公孙贺的记述如下:公孙贺字子叔,是北地郡义渠县的居民。他的祖父昆邪曾担任过陇西太守,因平定吴楚叛乱有功,被封为平曲侯,并著有十几篇文章。同时,公孙贺年轻时就当了骑士,随军征战多次获得胜利。
公孙贺的事迹还涉及其与汉武帝的关系。自武帝为太子时起,公孙贺就担任舍人的角色,随着汉武帝即位和昭帝继位,公孙贺逐步晋升。他在武帝、昭帝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辅佐昭帝期间,他作为大将军霍光的助手,对国家的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评价方面,公孙贺因其谨慎和稳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尽管他在政事上没有显著的争议或成就,但他在辅助昭帝期间的工作显示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忠诚。此外,他的子孙后来也继续在这一职位上发挥作用,说明家族对国家政策的影响持续到了后世。
公孙贺的生平体现了汉朝时期官员的重要角色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忠诚和才能为国家服务。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奋斗史,也反映了当时政治体制下的运作方式。对于研究汉朝历史的人来说,公孙贺及其家族的贡献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