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诗句:

1 然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

  1. 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2. 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
  3. 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
  4. 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
  5. 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
  6. 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
  7. 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译文:

然而千秋这个人为人敦厚而有智慧,他任职的时候自我评价超过前几任君主。起初,千秋刚刚担任官职时,看到皇帝连续几年在治理太子的案件,处罚特别严厉,百官都感到恐惧,他们想要让皇上放宽心意,安抚民心。于是千秋就与御史、中二千石官员一起进献贺词歌颂功德,劝说皇上施以恩惠,减轻刑罚,放松音乐,保养精神,为天下人民带来快乐。皇上回答说:“我没有什么德行,自从左丞相与贰师将军图谋叛乱,巫蛊之祸蔓延到士大夫阶层。我每天吃饭时只能吃一点,几个月了还是这样,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我很痛心士大夫们常常萦绕在我的心中,既然事情没有责怪他们。尽管如此,巫蛊之祸开始发生后,我发布诏书命令丞相、御史监督郡县官吏逮捕犯人,而廷尉负责审理此案。但据我所知,并没有九卿或廷尉对此事进行审讯。以前的时候,江充曾先处理甘泉宫的宫女问题,后来发展到未央宫的嫔妃那里,甚至包括敬声等人策划谋害匈奴的事情,有关部门对此却没有采取行动。现在让丞相亲自挖掘兰台宫的巫蛊之事来证实其真实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巫师仍然顽固不化,暗中伤害陛下,远近都被巫蛊之事所感染,我感到十分惭愧,又怎么能够长寿呢?恭敬地举杯向诸位表示歉意!请诸位分别回府。”

注释:

  • 然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千秋是一个性格敦厚且聪明的人。
  • 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他在任职期间对自己的评价超过了前任几位君主。
  • 初,千秋始视事:一开始,千秋开始担任官职。
  • 见上连年治太子狱:看到皇帝连续多年来在处理太子的案件。
  • 诛罚尤多:处罚特别严厉。
  • 朕日一食者累月:我因为饮食减少,所以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一个月过去了。
  • 毋有复言:不要再说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皇帝与群臣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古代政治体制中的权力斗争和道德冲突。诗人通过描绘千秋的自我评价,反映了其在权力游戏中的谨慎和谦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中存在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担忧。诗中还透露出皇帝对于巫蛊之祸的忧虑以及对士大夫阶层的不满。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心的惶惶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