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予书曰:“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后竟征入为少府。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钩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方进为丞相,奏:“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主守盗,受所监。而官媚邪臣陈汤以求荐举。苟得无耻,不宜处位。”咸坐免。顷之,红阳侯立举咸方正,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郑弘字稚卿,泰山刚人也。兄昌字次卿,亦好学,皆明经,通法律政事。次卿为太原、涿郡太守,弘为南阳太守,皆著治迹,条教法度,为后所述。次卿用刑罚深,不如弘平,迁淮阳相,以高第入为右扶风,京师称之。代韦玄成为御史大夫。六岁,坐与京房论议免,语在《房传》。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赏析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是班固所著的汉代历史文献,详细记载了汉武帝时期九名丞相及御史大夫的事迹。本文将从原文出发,结合注解和译文,深入分析公孙贺、刘屈氂等人的生平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与争议,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公孙贺简介
  •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他的祖父公孙昆邪在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因将军身份攻打吴、楚等国有功,被封为平曲侯,并著书十余篇。
  1. 公孙贺的早期经历
  • 公孙贺少时担任骑士,随军多次立功。从武帝即位之初,他便担任太仆一职,后因家族背景和才能逐渐升迁至高位。
  1. 公孙贺的政治生涯
  • 元光年间(前130年),公孙贺以车骑将军的身份出征,因功封南窌侯。后来又因左将军身份出征定襄,但由于酎金事件(一种古代祭祀用的黄金,需上交朝廷作为贡品)未能获得封赏。
  1. 公孙贺的权力滥用与结局
  • 后来,公孙贺再次出巡五原二千余里,同样由于种种原因无功而回。最终在宣帝时期,他代石庆成为丞相,然而由于朝政复杂,公孙贺最终被免职并受到处罚。
  1. 其他人物简介
  • 刘屈氂,字长民,曾任大将军青的副将。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列侯。
  • 车千秋,字子云,曾担任丞相,后因罪被废。
  • 王,其子杨恽也因直言进谏被贬。
  • 蔡义,陈万年之弟,因直言进谏而得罪。
  • 郑弘,字稚卿,因直言进谏而被免去官职。
  1. 历史评价与启示
  • 本传通过描述几位官员的政绩与失策,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得失与权衡。虽然他们各有贡献,但同时也暴露了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问题。

《汉书》中的人物传记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人性、权力与道德的深刻探讨。通过对公孙贺等九位丞相及御史大夫的事迹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今人提供宝贵的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