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郑吉,会稽人也,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由是为郎。吉为人强执,习外国事。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渠黎。至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
神爵中,匈奴乖乱,日逐王先贤掸欲降汉,使人与吉相闻。吉发渠黎、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随吉至河曲,颇有亡者,吉追斩之,遂将诣京师。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
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下面是对《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中诗句、译文和注释的逐句翻译:
诗句:
汉朝的典属国是苏武,熟悉外国事务,勤劳有功。译文:
汉朝的典属国是苏武,他熟悉外国事务,并且勤劳有功。注释:
- 苏武(约公元前196年—前前86年):名广明,字子卿,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史学家、民族英雄。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使者,以忠信著称,被派往大漠与匈奴进行交涉,并最终成功使汉朝与匈奴和解。
- 典属国:汉代设置的官职,负责管理边疆地区的事务,包括监督地方官吏、调解民族纠纷、征收赋税等。
- 甘露中:指汉昭帝时期的一个特定时间段。
- 后将军赵充国薨:赵充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终因病去世。
- 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皇帝决定任命赵充国的次子赵寿为右将军。
- 宣帝崩:即汉宣帝刘询,西汉时期的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汉室的统治基础。
- 惠事元帝:赵惠在汉元帝时期继续担任官职,负责管理边疆事务。
- 三岁薨,谥曰壮武侯:赵惠在任职三年后去世,谥号为“壮武侯”。
- 传国至曾孙:赵惠的后代将他的爵位传给了曾孙。
- 建武中乃绝:在东汉建立之初,赵家的爵位就断绝了。
- 郑吉:来自会稽,最初作为士兵随从军队出征,后来因为多次在西域取得成就而被提拔成为郎官。郑吉为人强硬且善于处理事务,熟悉外国情况。
- 自张骞通西域: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之间的贸易路线以来。
- 李广利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渠黎:李广利征讨西域之后,汉朝开始设立专门的校尉职位,并在渠犁(今新疆轮台县境内)屯田。
- 至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直到汉宣帝时期,郑吉被任命为侍郎,负责在渠犁(今新疆轮台县境内)屯田。由于积累了大量粮食,他又调发各国军队进攻车师(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后来升任卫司马,负责保护鄯善王国的西南通道。
- 神爵中,匈奴乖乱:神爵年间,匈奴内部出现分裂和混乱。
- 日逐王先贤掸欲降汉,使人与吉相闻:日逐王先贤掸希望投降汉朝,派人与郑吉联系。
- 吉发渠黎、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郑吉动员渠犁、龟兹等国共五万人迎接日逐王。
- 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随吉至河曲:日逐王带着一万二千人以及小王将领十二人跟随郑吉来到河曲。
- 颇有亡者,吉追斩之:在行进过程中,有一些士兵逃亡,郑吉追上并斩杀他们。
- 遂将诣京师:随后郑吉率领这些人向京城长安进发。
- 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汉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
- 既破车师:郑吉已经攻克了车师。
- 降日逐,威震西域:又降服了日逐王,威名震于西域各国。
- 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于是兼任了车师地区以北到西北部的道路的监护任务,因此被称为都护。
这首诗通过描述郑吉等人在西域的军事行动和生活经历,展现了他们英勇善战、忠诚职守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汉朝对西域的重视和开发,以及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