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嘉其功效,乃下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吉于是中西或则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语在《西域传》。
吉薨,谥曰缪侯。子光嗣,薨,无子,国除。元始中,录功臣不以罪绝者,封吉曾孙永为安远侯。
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也。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朝门,以材力爱幸。稍迁至辽东太守,免官。车骑将军许嘉荐延寿为郎中,谏大夫,使西域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诛斩郅支单于,封义成侯。薨,谥曰壮侯。传国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以下是对《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的逐句释义及译文,并对相关诗句进行注释:
原文:
汉朝时期,西域地区是边疆要地。译文:汉代时期的西域地区是边疆要地。
赏析:该句概述了西域在汉朝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
原文:汉朝的西域都护、骑都尉等职位由来已久,其职责包括安抚外族、宣明威信等。
译文:汉朝的西域都护、骑都尉等职务历史悠久,主要职责是安抚外族、宣扬汉朝的威望和信用。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汉朝对这些重要职位的重视及其历史重要性。
原文:上嘉其功效,即下诏曰:“……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
译文:皇上赞许这些官员的功效,便下诏说:“……. 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一千户人家。”
赏析:此句反映了皇帝对官员功绩的认可与奖赏。
原文:郑吉于是中西或则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
译文:郑吉于是中西部地区设立幕府,治理乌垒城,安抚各国,并讨伐怀柔归顺者。
赏析:这描述了郑吉在西域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体现了他的治理和影响力。
原文: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语在《西域传》。
译文:汉朝的命令已经遍及西域了,这始于张骞而最终完成于郑吉。相关内容可以在《西域传》中找到。
赏析:这句话总结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从张骞开始到郑吉的成就,显示了一个历史的连贯性。
接下来是对甘延寿和陈汤的描述,他们分别以其英勇事迹和忠诚表现被记载在《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中:
原文: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也。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朝门,以材力爱幸。稍迁至辽东太守,免官。车骑将军许嘉荐延寿为郎中,谏大夫,使西域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诛斩郅支单于,封义成侯。薨,谥曰壮侯。传国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译文:甘延寿字君况,是北地郁郅县人。年轻时因家族背景成为羽林军的一名士兵,他擅长射箭和摔跤,甚至超过了同等级的人。他曾经超越羽林亭楼,因此得以升迁为郎中,之后又被举荐为谏大夫,负责西域的事务,并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杀了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他在位时去世,谥号为壮侯。他封国传到曾孙,王莽灭亡后,封国断绝。
赏析:这里详细介绍了甘延寿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西域的重要角色,展示了他的勇敢和忠诚。
原文:陈汤字长年,杜陵人也。少以父任为黄门期门散从者。以材能爱幸,稍迁至射声校尉。出屯田军卒万人作假田器,赐田者钱帛各有差。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汤于是中西或则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语在《西域传》。汤薨,谥曰果侯。子光嗣,薨,无子,国除。元始中,录功臣不以罪绝者,封吉曾孙永为安远侯。
译文:陈汤字长年,是杜陵人。年轻时通过父亲的官职担任黄门期的散从人员。凭借才能受到宠爱,逐渐升至射声校尉。出兵屯田时,他指挥一万名士兵制作农具,赏赐给那些耕种的人不同数量的钱币和布帛。他在车师地区攻破了兜訾城,功劳显著。他被追封为安远侯,享受一千个户的俸禄。陈汤于是在西域建立自己的领地或设置幕府,管理乌垒城,安抚各地诸侯国,讨伐归顺者。汉朝的号令已经遍及西域了,这始于张骞而终于郑吉。相关内容可以在《西域传》中找到。陈汤去世后,谥号为果侯。他的儿子陈光继承了爵位,但后来去世,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在王莽执政期间,记录有功劳且未犯罪的功臣,追封郑吉的曾孙刘永为安远侯。
这段历史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外战略的成功和对外关系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个人英勇和忠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