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夫僣诸侯,诸侯僣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臣愚以为尽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论语》曰:“君子乐节礼乐。”方今宫室已定,亡可奈何矣,其余尽可减损。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臣禹尝从之东宫,见赐怀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东宫之费亦不可胜计。天下之民所为大饥饿死者,是也。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食。人至相食,而厩马食粟,苦其大肥,气甚怒至,乃日步作之。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天不见耶?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大失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昭帝晏驾,光复行之。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

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臣愚以为尽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论语》曰:“君子乐节礼乐。”方今宫室已定,亡可奈何矣,其余尽可减损。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臣禹尝从之东宫,见赐怀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东宫之费亦不可胜计。天下之民所为大饥饿死者,是也。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食。人至相食,而厩马食粟,苦其大肥,气甚怒至,乃日步作之。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天不见耶?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大失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昭帝晏驾,光复行之。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    
    
注释:    
- 昔武王伐纣(昔日):指西周的建立者周武王。    
- 迁九鼎于雒邑(迁徙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到商都洛邑):古代帝王迁都时的仪式,表示对国家的治理和统治地位的确立。    
- 伯夷、叔齐薄之(轻视):鄙视。    
- 饿死于首阳山(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周朝俸禄):伯夷和叔齐因反对商纣王的暴政,拒绝吃周朝的俸禄,最终选择在首阳山上绝食而死。    
- 孔子贤此二人(孔子认为他们的行为值得赞赏):孔子对伯夷和叔齐高尚品德的认可。    
- 不降其志(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志向。    
- 矫复古化(改变旧的风俗和制度):恢复古代的理想政治制度。    
- 太古(远古时期):古代的理想状态。    
- 节(适度):适度节制。    
- 乐(喜爱):喜好。    
- 礼乐(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和音乐。    
- 宫室(宫殿建筑):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    
- 亡可奈何矣(无法解决):没有办法解决。    
- 文画金银饰(华丽的装饰):精美的金银饰品。    
-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帝的儿子们居住的地方。    
- 哀伤(悲痛):悲痛哀悼。    
- 礼正(遵循礼仪):遵循正确的礼仪规范。    
- 昭帝晏驾(昭帝去世):昭帝去世。    
- 晏驾(突然死去):突然去世。    
- 光复行之(霍光继续执行):霍光继续推行前朝的政策。    
- 恶有所言(不喜欢说):不喜欢说出口。    
- 循故事(遵循既定的传统):遵循传统的规定和惯例。    
- 内多怨女(宫中有许多怨恨的女性):宫廷内部有很多怨恨女性。    
- 外多旷夫(宫廷外部也有很多未婚的男性)。    
- 虚地上以实地下(地面铺上石头,下面铺上土):一种葬礼形式。    
- 大臣循故事之罪(大臣违反传统礼仪的错误):大臣违反传统礼仪的错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