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年老贫穷,家訾不满万钱,妻子糠豆不赡,裋褐不完。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至,拜为谏大夫,秩八百石,俸钱月九千二百。廪食太官,又蒙赏赐四时杂缯、绵絮、衣服、酒肉、诸果物,德厚甚深。疾病侍医临治,赖陛下神灵,不死而活。又拜为光禄大夫,秩二千石,俸钱月万二千。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诚非草茅愚臣所当蒙也。伏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惭愧而已。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自痛去家三千里,凡有一子,年十二,非有在家为臣具棺椁者也。诚恐一旦蹎仆气竭,不复自还,洿席荐于宫室,骸骨弃捐,孤魂不归。不胜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诗句
1. “顷之,禹上书曰”
关键词: 顷之 - 表示时间很短;上 - 指上奏或写信;书 - 指书信。
2. “臣禹年老贫穷”
关键词: 年老 - 年龄大;贫穷 - 经济困难;家訾 - 家庭的资产或财产。
3. “家訾不满万钱”
关键词: 家訾 - 家庭的资产或财产;不满 - 不足;万钱 - 古代货币单位“钱”的计数。
4. “妻子糠豆不赡”
关键词: 妻子 - 配偶;糠豆 - 粗粮;不赡 - 缺乏足够的食物供给。
5. “裋褐不完”
关键词: 裋褐 - 破旧衣服;不完 - 不完整。
6. “有田百三十亩”
关键词: 有 - 表示拥有;田 - 土地;百三十亩 - 一百三十亩土地的面积。
7. “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关键词: 过意-表达歉意;征臣 - 受朝廷征召;供 - 提供;车马 - 交通工具。
8. “至,拜为谏大夫,秩八百石,俸钱月九千二百”
关键词: 至 - 到达;拜 - 授予官职;谏大夫 - 古代官职名称;秩 - 官位等级;俸钱 - 工资收入。
9. “廪食太官,又蒙赏赐四时杂缯、绵絮、衣服、酒肉、诸果物”
关键词: 廪食 - 领取官府供给;太官 - 皇帝的御膳房;赏赐 - 给予礼物或金钱。
10. “病疾侍医临治,赖陛下神灵,不死而活”
关键词: 病疾 - 生病;侍医 - 服侍医生;临治 - 治疗;不死而活 - 生还。
11. “又拜为光禄大夫,秩二千石,俸钱月万二千”
关键词: 又 - 再次;光禄大夫 - 高级官职;秩二千石 - 官位级别;俸钱 - 工资收入。
12. “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诚非草茅愚臣所当蒙也”
关键词: 禄赐 - 给予的俸禄和赏赐;愈 - 更加;家日以益富 - 家产日益增加;身日以益尊 - 地位日益提高;草茅愚臣 - 出身低微的臣子。
13. “伏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惭愧而已。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自痛去家三千里,凡有一子,年十二,非有在家为臣具棺椁者也。诚恐一朝蹎仆气竭,不复自还,洿席荐于宫室,骸骨弃捐,孤魂不归。不胜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关键词: 伏自念 - 自我反省;终亡以报厚德 - 永远无法报答深厚的恩德;日夜惭愧 - 日夜深感惭愧;犬马之齿八十一 - 年纪八十一岁;血气衰竭 - 身体衰弱;耳聋目不明 - 听力与视力衰退;非复能有补益 - 无法再有所贡献;素餐尸禄 - 空食俸禄而不做事;洿朝 - 在朝中;蹎仆 -跌倒受伤;气竭 -体力耗尽;不复自还 -不能再回到原地;洿席荐于宫室 - 在宫中垫着席子献祭;骸骨弃捐 -尸体被丢弃;孤魂不归 -孤魂四处漂泊。
译文
不久前,我王禹上书说:“臣禹已年迈贫穷,家中财产不足一万钱。妻子儿女生活艰难,穿得破破烂烂。我有一百三十亩土地,陛下过意征召臣,臣卖掉了百亩田来缴纳车马费用。到了朝廷后被任命为谏大夫,俸禄八百石(古代官员的薪俸),每月可得九千二百文(古币)。我领取了皇家膳食(太官)的供给,又受到多次赏赐,包括四季丝绸、绵絮、衣服、酒肉和其他果品等。这些恩情深厚至极,我得以医治重病,全靠陛下的庇护,才没有死去。我又被封为光禄大夫,俸禄两千石,每月一万二千文(古代官员的薪俸),我的财产日渐增加,地位日益升高,这并非一个出身低微的臣子所能承受的。我日夜感到惭愧,因为自己从未报答过陛下的深厚恩情。我已经八十一岁了,精力衰退,听力和视力都不再敏锐,无法继续为国家效力,真是一个白白享受俸禄的大臣。自从离家三千里之外,我只有一个儿子,只有十二岁,他还没有为我准备棺材。我担心一旦不幸摔下床就去世,死后不能回到故乡,只能孤单一人在皇宫中垫席献祭,我的遗体将被抛洒荒野,孤魂四处流浪,我非常遗憾。”
赏析
这是一封汉代著名文学家班固所作《汉书·传》中的一篇书信体文章。文中讲述了作者王禹因贫困而上书求见汉宣帝,表达了他对皇帝深切感激之情,并诉说自己的无奈与困境。王禹通过这篇书信向皇帝表达了自己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自嘲。全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是一篇反映封建社会官场生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