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以宣名儒,优容之。
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宣复上书言:
陛下父事天,母事也,子养黎民,即位已来,父亏明,母震动,子讹言相惊恐。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何况于日亏乎!陛下深内自责,避正殿,举直言,求过失,罢退外亲及旁仄素餐之人,征拜孔光为光禄大夫,发觉孙宠、息夫躬过恶,免官遣就国,众庶歙然,莫不说喜。天人同心,人心说则天意解矣。乃二月丙戌,白虹虷日,连阴不雨,此天有忧结未解,民有怨望未塞者也。
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但以令色谀言自进,赏赐亡度,竭尽府藏,并合三第尚以为小,复坏暴室。贤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将作治第,行夜吏卒皆得赏赐。上冢有会,辄太官为供。海内贡献当养一君,今反尽之贤家,岂天意与民意耶!天不可久负,厚之如此,反所以害之也。诚欲哀贤,宜为谢过天地,解仇海内,免遣就国,收乘舆器物,还之县官。如此,可以父子终其性命;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
诗句:
- 上以宣名儒,优容之。
- 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 宣复上书言:陛下父事天,母事也,子养黎民,即位已来,父亏明,母震动,子讹言相惊恐。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何况于日亏乎!
- 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但以令色谀言自进,赏赐亡度,竭尽府藏,并合三第尚以为小,复坏暴室。
- 贤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将作治第,行夜吏卒皆得赏赐。上冢有会,辄太官为供。海内贡献当养一君,今反尽之贤家,岂天意与民意耶!
- 天不可久负,厚之如此,反所以害之也。诚欲哀贤,宜为谢过天地,解仇海内,免遣就国,收乘舆器物,还之县官。如此,可以父子终其性命;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
译文:
皇帝因为宣明儒学而优待他,此时,郡国发生地震,百姓因谣言而恐慌,到了正月初五,出现日蚀现象,于是皇帝召见孔光,免去孙宠、息夫躬的官职,同时罢免了侍中等几十个部门的官员。宣又上书说:皇上您对待父亲一样地尊敬上天,对待母亲一样地敬仰神明,儿子养育百姓,即位以来,父辈遭遇不幸,母辈遭受惊吓,儿子们却用谣言和惊恐来相互惊扰。今天初一日食发生在三朝之初,真是令人恐惧啊!百姓在初一这天还担忧毁坏器皿,更何况是日蚀呢!皇上应该深刻自责,避正殿听政,倾听直言进谏,寻求过失之处,罢退外戚及那些平时没有功劳的人,重新起用孔光为光禄大夫,揭露孙宠、息夫躬的过错,免他们官职后送往封国,民众纷纷称赞欢喜。上天与人同心相应,人们心中喜悦,上天的意旨也就随之消除了。到了二月丙戌,出现了白虹绕日的现象,连阴不雨,这是上天忧心未解,民心怨望未消的表现。
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来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只是因为善于奉承和阿谀奉迎才得到重用。赏赐钱财没有限度,把府库都耗费殆尽,甚至三处住宅都不够住,他还建造了一座暴室。董贤父子使得天子使者和将作大臣都得到了赏赐。到坟头祭拜时,太官都会为他准备食物。天下的贡献应当供养一人,现在却被他全给了董贤家,这难道是上天的意愿和人心所向吗?上天不能长久辜负他,赏赐这么多财物反而更加有害于他。如果真要可怜董贤,就应当对天地谢罪,消除与四海八方的仇恨,将他流放归国。收回皇帝御用的器物,归还给国库。这样,就可以让父子俩终身安享幸福;否则的话,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成为他的仇敌,难以长久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