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宠、息夫躬不宜居国,可皆免以视天下。复征何武、师丹、彭宣、傅喜,旷然使民易视,以应天心,建立大政,以兴太平之端。
高门去省户数十步,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欲使海濒仄陋自通,远矣!愿赐数刻之间,极竭毣々之思,退入三泉,死亡所恨。
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为司隶,官比司直。
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
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阳,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
今孙宠、息夫躬不宜居国,可皆免以视天下。复征何武、师丹、彭宣、傅喜,旷然使民易视,以应天心,建立大政,以兴太平之端。高门去省户数十步,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欲使海濒仄陋自通,远矣!愿赐数刻之间,极竭毣々之思,退入三泉,死亡所恨。
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为司隶,官比司直。
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
译文:
昔周武王讨伐商纣,把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从商都迁到洛邑,伯夷和叔齐对此非常鄙视,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上也不接受周朝的俸禄,然而周朝照样被称赞为盛德。但是孔子很赞赏他们两人,认为他们“不屈从于世俗的压力而保持节操”。
现在孙宠、息夫躬都不适宜居住在这个国家里,应当都被免职并巡视全国,以便更好地观察和了解民间情况。再次征召何武、师丹、彭宣、傅喜等人回朝任职。这样可以让人民更容易地看待朝廷的政策,响应上天的意愿,确立重大的政治目标,从而推动社会进入太平盛世的起点。
高门离省府门户有几十步远,想要见到他们却两年都没有机会,希望陛下能赐予我几分钟的时间,让我竭尽所能的思考和表达。如果我能够回到阴间再见到陛下,那么即使死亡我也会感到遗憾。
皇上深受感动,接受了我的建议,征召了何武、彭宣,十天之内都恢复了他们的三公地位。任命宣为司隶。当时,哀帝将司隶校尉改为司隶,官职与司直相当。
丞相孔光四季都在行宫陵墓周围巡视,他的下属在大道上执行任务,宣出行时遇到了孔光的随从官员,命令他们逮捕并没收了丞相的车辆和马匹,还羞辱了宰相。这件事报告给了御史中丞和侍御史等官员,他们想要逮捕孔光进行处置,却被他闭门拒见。宣因拒绝关闭使者的大门而失去了作为大臣的礼仪,犯了严重的大不敬之罪。最后他被关进了廷尉的大牢。博士弟子济南王咸在太学下举着旗帜,说:“想要拯救鲍司隶的人在这里集合。”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加入了他的行列。有一天早晨,他们拦下丞相孔光亲自陈述自己的观点,但丞相的车无法行驶,又跑到阙前上书。于是皇上对宣的罪行进行了减轻判决,判处他剥光、戴上脚镣手铐。宣被判刑后,就被流放到上党郡,因为那里的土地适宜耕种和放牧,而且那里的人也较少豪强且容易控制。因此宣就定居在长子县。
注释:
- 周武王:古代周朝的开国君主。
- 王吉(附其子王骏、其孙王崇):西汉初期的政治家,以其廉洁奉公著称。
- 贡禹(附龚胜、龚舍、鲍宣(附唐林、薛方)等人):同样属于西汉时期的清节之士类传。
- 王吉(附其子王骏、其孙王崇):西汉初期的政治家。
- 周武王伐纣:指西周时期周武王推翻商朝的故事。
- 迁九鼎于雒邑:指周武王将象征国家的九鼎从商都迁到了洛邑,这一事件被视为对周朝的一种荣耀。
- 伯夷、叔齐:春秋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以宁死不食周粟而闻名。
-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 何武、师丹:汉朝初期的官员。
- 彭宣:同何武一样,也是汉朝初期的重要官员。
- 龚胜、龚舍、鲍宣(附唐林、薛方):东汉时期的官员和清节之士。
- 王吉(附其子王骏、其孙王崇):西汉初期的政治家。
- 王骏、王崇:王吉的两个孙子的名字。
- 王湛(附其儿子王敞、孙子王修、曾孙王吉):汉朝后期的官员。
- 王敞(附其子王修、孙子王吉):同样是汉朝后期的官员。
- 王修(附其子王吉)、王吉(附其子王敞):都是汉朝后期的官员。
- 唐林(附:薛方):东汉末期的官员。
- 薛方:同唐林一起,是东汉末期的官员。
- 王湛(附其子王敞、孙子王修、曾孙王吉):汉朝后期的官员。
- 王敞、王修:分别是东汉时期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