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陛下擢臣岩穴,诚冀有益毫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诗句

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

译文

百姓共有七个灭亡的原因:一是阴阳失调,导致水旱灾害;二是国家对民众的重税苛捐;三是官吏贪腐横行,侵吞民财;四是豪族豪门侵占土地,无休止地剥削百姓;五是苛刻的徭役和苛捐杂税使农民耽误了耕种时节;六是部落之间的冲突,导致百姓家破人亡;七是盗贼猖獗,掠夺民物。在这七大灭亡原因中,百姓尚有一线生机。而在这七大死亡的原因中,百姓更是没有生存之地。如果想让国家安定,实在很难。如果想让刑罚完全废除,实在是难上加难。这不是因为那些担任公职、管理地方的官员贪婪残暴造成的吗?各位大臣有幸能够身居高位,享受丰厚的俸禄,难道会愿意在小事上对普通民众施以援手,帮助陛下推行教化吗?他们的志向只在于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利益,称颂宾客,谋取私利而已。他们苟且偷安,曲意逢迎以求得皇上的信任。以沉默默许作为贤能,把尸位素餐看作聪明,说像我们这些臣子愚笨无知。皇上提拔我等到偏僻的角落,本想对我有所帮助,岂是仅想让我在美食和高官厚爵上有所收获,让家族世代享有荣华富贵?

注释

  • 七亡: 指百姓面临的七种灭亡情形。
  • 阴阳不和: 指自然现象异常,如气候反常等。
  • 重责更赋租税: 政府对人民的重税和额外征收的赋税。
  • 贪吏并公: 形容一些官员贪污腐败、侵吞公共资源。
  • 豪强大姓: 指大地主或豪绅大户。
  • 苛吏徭役: 苛刻的官吏和劳役制度。
  • 部落鼓鸣: 描述边疆地区的战乱或族群间的争斗。
  • 盗贼劫略: 盗贼抢劫。
  • 岁恶饥饿: 年景不好导致饥荒。
  • 时气疾疫: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疾病流行。
  • 苟容曲从: 指为了迎合上司或避免冲突而采取的妥协态度。
  • 拱默尸禄: 形容一个人表面上恭敬但内心并不真诚地做官。
  • 称宾客: 指结交宾客以谋取私利。
  • 志在营私家: 心思在于为自己或家人谋求私利。
  • 流教化: 推广良好的道德风尚。
  • 拔擢: 提拔。
  • 岩穴: 隐居之地。
  • 毫毛有益: 微小的帮助也是有益的。
  • 美食大官: 享受高级的待遇和美味的食物。
  • 高门之地: 显赫的家族背景。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他对政治腐败的批评。通过列举老百姓面临的七种困境,诗人强调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苟容曲从”与“拱默尸禄”反映出作者对那些阿谀奉承、不思进取的官僚们的不满,以及对正直官员的推崇。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改善社会的希望。整体而言,此诗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官员的道德败坏,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