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五行以水为本,其星玄武婺女,天地所纪,终始所生。水为准平,王道公正修明,则百川理,落脉通;偏党失纲,则踊溢为败。《书》云“水曰润下”,阴动而卑,不失其道。天下有道,则河出图,洛出书,故河、洛决溢,所为最大。今汝、颍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此《诗》所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者也。其咎在于皇甫卿士之属。唯陛下留意诗人之言,少抑外亲大臣。

臣闻地道柔静,阴之常义也。地有上、中、下:其上位震,应妃、后不顺;中位应大臣作乱;下位应庶民离畔。震或于其国,国君之咎也。四方中央连国历州俱动者,其异最大。间者关东地数震,五星作异,亦未大逆,宜务崇阳抑阴,以救其咎;固志建威,闭绝私路,拔进英隽,退不任职,以强本朝。夫本强则精神折冲,本弱则招殃致凶,为邪谋所陵。闻往者淮南王作谋之时,其所难者,独有汲黯,以为公孙弘等不足言也。弘,汉之名相,于今亡比,而尚见轻,何况亡弘之属乎?故曰朝廷亡人,则为贼乱所轻,其道自然也。天下未闻陛下奇策固守之臣也。语曰,何以知朝廷之衰?人人自贤,不务于通人,故世陵夷。

《汉书·传·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是班固所撰的一篇传记,讲述了汉朝时期眭弘的生平。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并附上注释:

  1. 诗句内容解析
  • 臣闻五行以水为本,其星玄武婺女,天地所纪,终始所生。水为准平,王道公正修明,则百川理,落脉通;偏党失纲,则踊溢为败。《书》云“水曰润下”,阴动而卑,不失其道。天下有道,则河出图,洛出书,故河、洛决溢,所为最大。
  • 唯陛下留意诗人之言,少抑外亲大臣。
  • 臣闻地道柔静,阴之常义也。地有上、中、下:其上位震,应妃、后不顺;中位应大臣作乱;下位应庶民离畔。震或于其国,国君之咎也。四方中央连国历州俱动者,其异最大。
  1. 关键词及注释
  • 五行以水为本: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其中水被认为是最基础的元素。此处提到“以水为本”,暗示着眭弘认为水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 其星玄武婺女:这里的“玄武”和“婺女”分别指的是天上的两颗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玄武和南方婺女,它们在古代天文学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 王道公正修明: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清明、治理得当。
  • 水为准平:水的平稳流动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偏党失纲:指政治上的偏差和混乱。
  • 百川理落脉通:比喻国家的治理应该像河流一样有序,各种力量应当顺畅流通。
  • 偏党失纲:指政治上的偏差和混乱。
  1. 诗句译文
  • 我认为五行之中水最为重要,天上的玄武和婺女两星代表着天地的规律和循环。如果政治清明,那么国家就像江河一样畅通无阻。如果政治出现偏差,那么国家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泛滥成灾。
  • 我听说大地的性质是柔弱而安静的,这是自然的常态。但是,地上有上位震卦,象征皇后或君主不得顺从;中有大臣的动乱,象征着大臣的叛乱;地下则是人民的背离。如果地震发生在国家的某个地方,那就是国家的国君的过错。如果整个国家的中西部地区都发生地震,那将是最重大的异象。最近关东地区的地震频发,五星出现异常,也没有达到大逆的地步,我们应该致力于弘扬阳刚之气来镇压阴气,以此来挽救我们的过失;我们应该坚守正志,建立威信,断绝私路,提拔英才,撤去那些不胜任现职的人,以此来增强我们国家的根基。
  1. 诗句赏析
  •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灾害和政治动乱的忧虑。通过天文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秩序的理解,以及将这些理念应用于人世间政治和社会管理的思考。
  • 诗歌中的“五行以水为本”等语句,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1. 诗句与现实联系
  • 在现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自然环境的变化仍然影响着人类的活动。这首诗提醒现代人要重视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治,同时也强调了社会稳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 在政治领域,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有远见卓识,既要关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危机。只有保持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通过深入分析《汉书·传·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的诗句及其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欣赏和学习,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