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恐水大决为害。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救止尊,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回还。吏民嘉壮尊之勇节,白马三老朱英等奏其状。下有司考,皆如言。于是制诏御史:“东郡河水盛长,毁坏金堤,未决三尺,百姓惶恐奔走。太守身当水冲,履咫尺之难,不避危殆,以安众心,吏民复还就作,水不为灾,朕甚嘉之。秩尊中二千石,加赐黄金二十斤。”
数岁,卒官,吏民纪之。尊子伯亦为京兆尹,坐耎弱不胜任免。
王章字仲卿,泰山巨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咸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征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奏封事,召见,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之勇毅与智慧
《汉书》中的《赵尹韩张两王传》,是班固所著,记录了西汉末年两位杰出官员赵广汉和王尊的事迹。这两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政治才能和为民请命的崇高精神,以及他们在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果断行动。
赵广汉,字子都,出身于河北涿郡,早年以清廉、通达、谦逊著称。他曾任茂材,平准令等官职,因其治行卓异,升任京辅都尉,后守京兆尹。昭帝驾崩之时,新丰杜建负责平陵方上的工作。赵广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仅处理了平陵方上的事务,更表现出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
王尊,则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和不畏强权的性格而著称。他的仕途始于一个普通的县官,但凭借其过人的勇气和智慧,逐渐升至京兆尹。面对河水肆虐金堤的严重情况,王尊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救灾工作中。他的果敢行动最终平息了水患,赢得了人民的尊敬,被朝廷赐予黄金二十斤以示褒奖。然而,王尊的忠诚和勇敢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遭到了排挤,最终因政治斗争失败被迫辞官。
这两位官员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还反映了东汉末期官场的复杂和残酷。赵广汉和王尊虽曾一度受到赞誉,但他们的命运最终证明,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坚持往往会成为牺牲品。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官员面临的严峻挑战。
阅读《赵尹韩张两王传》,不仅让人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使我们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能够坚守原则,勇于担当,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为人民的利益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