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曰:“臣闻明王垂宽容之听,崇谏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尽谋,不惧后患,朝廷无谄谀之士,元首无失道之愆。窃见谏大夫刘辅,前以县令求见,擢为谏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诡切至,当圣心者,故得拔至于此。旬日之间,收下秘狱,臣等愚,以为辅幸得托公族之亲,在谏臣之列,新从下土来,未知朝廷体,独触忌讳,不足深过。小罪宜隐忍而已,如有大恶,宜暴治理官,与众共之。昔赵简子杀其大夫鸣犊,孔子临河而还。今天心未豫,灾异屡降,水旱迭臻,方当隆宽广问,褒直尽下之时也。而行惨急之诛于谏争之臣,震惊群下,失忠直心。假令辅不坐直言,所坐不著,天下不可户晓。同姓近臣本以言显,其于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幽囚于掖庭狱。公卿以下见陛下进用辅亟,而折伤之暴,人有惧心,精锐销耎,莫敢尽节正言,非所以昭有虞之听,广德美之风也。臣等窃深伤之,唯陛下留神省察。”

诗句释义及译文

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都上书说:“臣听说明王的胸怀是宽广的,崇尚谏诤之官,广泛地开辟忠直之士的道路,不惩罚狂傲偏执的言论,那么百官在位时就会竭诚尽力,不怕后患。朝廷上不会有谄媚之人,国君也不会有过失。我私下里看到谏大夫刘辅,以前以县令的身份请求见皇上,被提拔为谏大夫,他的言谈必定是卓绝奇特切至,合圣上心意,所以得到提拔至今。十多天之间,就被收进了秘狱,我们等愚笨的人,认为辅有幸托付给公族亲信,位列于谏臣之中,新近从下级官员而来,不了解朝廷体统,只触犯忌讳,不足以深责。小罪应该隐忍罢了,如果有大的过错,应当公开处理,与众人共同承担。从前赵简子杀了其大夫鸣犊,孔子面对河流而返回。现在上天的心意还没有安定,灾异屡屡降下,水旱交替到来,正当推崇宽大政策询问政事的时候,却突然对直言进谏的大臣施行惨酷急峻的刑罚,震惊群臣,丧失忠直之心。如果辅不因直言被治罪,他所犯的不是事实,天下人无法明白。同姓亲近的大臣本因言论而显贵,他们治理亲情和培养忠义的意义确实不应该被幽禁在掖庭狱中。公卿以下的官员见到陛下迅速提拔了刘辅,而对他施以严厉的处罚,人们感到畏惧,精锐之气消减,没有勇气尽职直言,这不是用来昭示有虞氏的听政方法,扩大德政美名的方式。臣等私下深感痛心,唯愿陛下留神省察。”

注释说明

  1. 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中朝高级官员,他们在政治决策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2. 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师丹是汉代的光禄勋,负责管理皇帝的生活和饮食;谷永则是太中大夫,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
  3. 谏大夫刘辅:刘辅是当时任谏大夫(相当于后世的御史大夫),职责是向皇帝提建议或批评。

赏析

这段文字体现了汉代宫廷内部对政治斗争和权力运作的一种看法与评价。文章开头提到中朝四位高级官员上书皇帝,表达了他们对当前政治氛围和行为的担忧以及对谏臣刘辅的态度和立场。其中指出,皇帝应保持宽容的心态,重视谏议官员的作用,为他们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同时指出,对于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应当予以保护而不是打击。文章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正直与直言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君主行为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