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所言益不用,丰复上书言:“臣闻伯奇孝而弃于亲,子胥忠而诛于君,隐公慈而杀于弟,叔武弟而杀于兄。夫以四子之行,屈平之材,然犹不能自显而被刑戮,岂不足以观哉!使臣杀身以安国,蒙诛以显君,臣诚愿之。独恐未有云补,而为众邪所排,令谗夫得遂,正直之路雍塞,忠臣沮心,智士杜口,此愚臣之所惧也。”

丰以春夏系治人,在位多言其短。上徙丰为城门校尉,丰上书告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上不直丰,乃制诏御史:“城门校尉丰,前与光禄勋堪、光禄大夫猛在朝之时,数称言堪、猛之美。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案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大者也。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终于家。

【翻译】
后来,他的言论更加不被采纳,王丰又上书说:“臣听说伯奇虽然孝顺但却被亲人遗弃,子胥虽然忠诚但却被君主杀害,隐公虽然慈爱但却被弟弟杀害,叔武是弟弟却却被哥哥杀害。这四子的行为,屈原的才能,尚且不能自显而被杀,难道不足以作为借鉴吗?使臣能够用生命来安定国家,蒙受杀害来显示君王的圣明,这是臣下所愿意做到的。只是担心自己没有补益于国政之上,却遭到众多邪恶势力的排挤,使得谗言得以逞志,正直的路径被堵塞,忠臣感到沮丧,智者沉默不语,这乃是愚臣所害怕的地方。”
王丰因为春天夏天时管理治狱,多有指责他的短处。皇上将王丰调任为城门校尉,王丰上书告发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皇上不认为王丰有罪,于是下诏给御史:“城门校尉王丰,先前与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在朝堂之时,多次称赞周堪、张猛的美德。王丰以前担任司隶校尉,不合时宜地违背四季变化,制定法令制度过于严苛暴烈,从而获得虚名威权,朕不忍心让他沦为下吏之身,因此任命他为城门校尉。然而他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怨恨周堪、张猛,以求回报和举荐之功,以毫无根据的言辞,大肆张扬难以验证的错误,随意毁谤赞誉,不顾前言,实在是不信之大者也。朕怜惜王丰已经年老,不忍加罪他,免除其官职,流放到家中。”
【注释】

  1. 盖诸葛:指诸葛亮。
  2. 刘郑孙毋将何传:指的是汉代史书中的《汉书》中关于诸葛亮的传记。
  3. 是后:此后。
  4. 所言益不用:言论越来越不被采纳。
  5. 丰复上书:王丰再次上书。
  6. “臣闻伯奇孝而弃于亲”:引用了伯奇的故事,表示即使有孝心的人也会被亲人所抛弃。
  7. 子胥忠而诛于君:指伍子胥因忠心而被吴王夫差所杀。
  8. 隐公慈而杀于弟:隐公因为过度慈爱而被弟弟所杀。
  9. 叔武弟而杀于兄:叔武因弟弟之死而被哥哥所杀。
  10. 屈平:即屈原,此处用来比喻那些才华横溢但无法得到施展的人物。
  11. 岂不足以观哉:哪里不值得我们深思呢?
  12. 使臣杀身以安国:让我为了国家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13. 蒙诛以显君:让我蒙受杀戮以显现君王的圣明。
  14. 臣诚愿之:臣子确实有此愿望。
  15. 独恐未有云补:恐怕还没有达到弥补的地步。
  16. 而为众邪所排:被众多的邪恶势力所排斥。
  17. 令谗夫得遂:让谗言得以实现。
  18. 直路雍塞:正直的道路被堵塞。
  19. 沮心:意志受挫或心灰意懒。
  20. 智士杜口:智者闭口不言。
  21. 此愚臣之所惧也:这是我所惧怕的。
    【赏析】
    本诗是汉代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卷四十三》,主要讲述了汉昭帝时期,大将军霍光辅政,重用贤能之士的故事。班固在此篇中记载了王丰弹劾周堪、张猛等人的事迹,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些正直官员的无奈处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