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语在《外戚传》。参以同产当相坐,谒者承制召参诣廷尉,参自杀。且死,仰天叹曰:“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死者十七人,众莫不怜之。宗族徙归故郡。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伯奇放流,孟子宫刑,申生雉经,屈原赴湘,《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经曰:“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冯参姊弟,亦云悲矣!

诗句

  • 顷之:“不久后”
  • 哀帝即位:“哀帝登基,即位”
  • 傅太后用事:“傅太后掌权”
  • 追怨参姊中山太后:“对参的姐姐中山太后怀有怨恨”
  • 陷以祝诅大逆之罪:“被控有诅咒皇帝和进行重大叛逆罪行”
  • 语在《外戚传》:“相关情况见《外戚传》”
  • 参以同产当相坐:“根据亲属连坐原则,应一同受审”
  • 谒者承制召参诣廷尉:“谒者受命执行皇帝旨意,将参逮捕并送往廷尉接受审判”
  • 参自杀:“参因罪自杀”
  • 且死,仰天叹曰:“临终之际,仰望天空叹息道”
  • 身至封侯:“最终被封为侯爵”
  • 今被恶名而死:“如今却因为无辜之名而死”
  • 姊弟不敢自惜:“姐妹兄弟之间都不忍相互怜惜”
  • 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悲痛无法在地下见到先辈”
  • 死者十七人:“有十七人因此丧命”
  • 宗族徙归故郡:“家族成员被迫迁徙回原籍”

译文

不久之后,哀帝即位,祖母傅太后掌权,因对参的姐姐中山太后怀有旧恨,控告参诅咒皇帝和犯有重大叛逆罪行。此事记载在《外戚传》中。参作为亲属之一,也应当受到牵连,谒者奉旨逮捕参到廷尉接受审判。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判决,参最后仰天叹息,表示自己一生荣华富贵,最终却因非罪而死,其兄弟姐妹之间也不愿互相怜悯,只能悲伤地想到无法在地下见到先辈了。最终有十七人因他而丧命,家族也被流放回原籍。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冯奉世因为家族牵连而遭受冤屈,最后不幸遇难的故事。诗歌通过描绘冯奉世临死前的情感和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冯奉世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忠良之士的悲剧命运,以及奸臣陷害忠良、朝廷内部斗争的悲哀。同时,此诗还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观念,即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兄弟姐妹的关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