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房出为郡守,离左右,显具有此事告之。房漏泄省中语,博兄弟诖误诸侯王,诽谤政治,狡猾不道,皆下狱。有司奏请逮捕钦,上不忍致法,遣谏大夫王骏赐钦玺书曰:“皇帝问淮阳王。有司奏王,王舅张博数遗王书,非毁政治,谤讪天子,褒举诸侯,称引周、汤,以谄惑王,所言尤恶,悖逆无道。王不举奏而多与金钱,报以好言,罪至不赦,朕恻焉不忍闻,为王伤之。推原厥本,不祥自博,惟王之心,匪同于凶。已诏有司勿治王事,遣谏大夫骏申谕朕意。《诗》不云乎?‘靖恭尔位,正直是与。’王其勉之!”
骏谕指曰:“礼为诸侯制相朝聘之义,盖以考礼一德,尊事天子也。且王不学《诗》乎?《诗》云:‘俾侯于鲁,为周室辅。’今王舅博数遗王书,所言悖逆。王幸受诏策,通经术,知诸侯名誉不当出竟。天子普覆,德布于朝,而恬有博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今圣主赦王之罪,又怜王失计忘本,为博所惑,加赐玺书,使谏大夫申谕至意,殷勤之恩,岂有量哉!博等所犯恶大,群下之所共攻,王法之所不赦也。自今以来,王毋复以博等累心,务与众弃之。《春秋》之义,大能变改。《易》曰‘借用白茅,无咎’,言臣子之道,改过自新,洁己以承上,然后免于咎也。王其留意慎戒,惟思所以悔过易行,塞重责,称厚恩者。如此,则长有富贵,社稷安矣。”
诗句释义
1 “会房出为郡守,离左右,显具有此事告之。”: 房被提升为郡守后,离开了皇帝的身边,因此能够向皇上报告这件事。
- “博兄弟诖误诸侯王,诽谤政治,狡猾不道,皆下狱。”: 张博和他的兄弟误导了诸侯王,诋毁政治,狡猾不道,都被下狱。
- “诏书曰:皇帝问淮阳王。”: 皇帝给淮阳王下了诏书,询问他的情况。
- “有司奏请逮捕钦,上不忍致法,遣谏大夫王骏赐钦玺书曰:“皇帝问淮阳王。有司奏王,王舅张博数遗王书,非毁政治,谤讪天子,褒举诸侯,称引周、汤,以谄惑王,所言尤恶,悖逆无道。王不举奏而多与金钱,报以好言,罪至不赦,朕恻焉不忍闻,为王伤之。推原厥本,不祥自博,惟王之心,匪同于凶。”: 有官员上奏请求逮捕淮南王,但皇帝不忍心将其治罪,派谏大夫王骏给淮南王送去了一封玺书,信中说:“皇帝问淮阳王”。官员上奏淮南王的舅舅张博多次给淮南王写信,诋毁政治,诽谤天子,推崇诸侯王,称引周、汤的事迹来迷惑淮南王,所说的话尤其可恶,行为十分恶劣。淮南王没有上报这些情况而给予张博很多金钱回报,用好话回应,罪行不能赦免。我不忍心听到这些,为你伤心。追究其原因,祸端始于张博,而你的心并不相同,不是凶相毕露。
- “已诏有司勿治王事,遣谏大夫骏申谕朕意。《诗》不云乎?‘靖恭尔位,正直是与。’王其勉之!”: 已经下令有关部门不要处理淮南王的事情,让谏大夫骏向淮南王传达皇帝的意思《诗经》里不是说吗?“恭敬你的地位,正直是你的原则。你要好好努力!”**
译文
- 房被提拔为郡守后,离开了皇帝身边,因此能向皇上报告此事。
- 张博和他的兄弟们误导了诸侯王,诋毁政治,狡猾不道,都被下狱。
- 陛下向淮阳王下达了诏书,有官员建议逮捕淮南王,但陛下不忍心将他治罪,而是派遣谏大夫王骏送去玺书,信中写道“皇帝问淮阳王”。官员们上奏淮南王的舅舅张博多次给淮南王写信,诋毁政治,诽谤天子,推崇诸侯王,称引周和商汤的事迹来迷惑淮南王,所说的话尤其可恶,行为十分恶劣。淮南王没有上报这些情况而给予张博很多金钱回报,用好话回应,罪行不能赦免。我不忍心听到这些,为你伤心。追究其原因,祸端始于张博,而你的心并不相同,不是凶相毕露。
- 已经下令有关部门不要处理淮南王的事情,让谏大夫骏向淮南王传达皇帝的意思《诗经》里不是说吗?“恭敬你的地位,正直是你的原则。你要好好努力!”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淮南王在被提升后离开皇帝身边,并因他的舅舅张博的行为而受到牵连的故事。通过这封信的内容,表达了皇帝对淮南王的关心以及对张博行为的不满和谴责。同时也反映了皇帝对淮南王的宽恕以及希望淮南王能够改正错误、珍惜自己的处境。此外,还体现了古代帝王对诸侯王的控制和影响,以及君臣之间的关系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