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当子晏咸以儒宗居宰相位,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

【译文】

汉武帝兴起儒学,公孙弘任用儒者为相。后来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马宫之子马晏都以儒者身份担任宰相,穿着儒者的服饰,传授先王之言,这是可以的,但他们只是保持禄位保有职位,受到阿谀奉承的讥讽。他们用古人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怎能胜任重任呢!

注释:

①赞曰:(对某人或某事)加以评论。

②孝武:指汉武帝刘彻。

③兴学:建立学校。

④公孙弘:西汉初年政治家,汉武帝时曾为丞相,提倡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儒相: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推行儒学为相国。

⑥后:之后。

⑦蔡义:东汉人,曾任大司空,封侯。

⑧韦贤:西汉人,曾任丞相,封侯,以儒者为官。

⑨玄成:汉哀帝时人,曾任太傅,封侯,以儒者为官。

⑩匡衡:西汉人,曾任丞相,封侯,以儒者为官,曾上疏劝皇上重视经学。

⑪张禹:西汉人,曾任丞相,封侯,以儒者为官。

⑫翟方进:汉成帝时任丞相,封侯。

⑬孔光:汉成帝时任丞相,封侯,以儒者为官,反对宦官专政。

⑭平当:汉成帝时任御史大夫,封侯。

⑮马宫:汉成帝时任丞相,封侯,以儒者为官,反对宦官专政。

⑯子晏:汉成帝时任御史大夫,封侯。

⑰服儒衣冠:穿儒服。

⑱传先王语:传述《五经》。

⑲酝藉可也:行事宽厚含蓄是好的。

⑳持禄保位:为了保住俸禄职位,不思进取。

㉑被阿谀之讥:受阿谀奉承的讥讽。

㉒彼:指那些儒者。

㉓以古人迹见绳:以古代圣贤的行为准则来规束自己。

㉔乌能胜其任乎:怎么能胜任重任呢?

赏析:

这首诗是汉代文学家班固所作《汉书·儒林传》的一篇赞文。作者通过对汉代一些儒者在政治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评价,表达了他对于这些人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宣扬儒学,但实际上只是为了保住地位和俸禄,没有真正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种行为使他感到不满和担忧。同时,他也认为这些人只是按照古代圣贤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并没有真正地去实践这些原则,因此不能胜任重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