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大姓尚方禁少时尝盗人妻,见斫,创著其颊。府功曹受赂,白除禁调守尉。博闻知,以它事召见,视其面,果有瘢。博辟左右问禁:“是何等创也?”禁自知情得,叩头服状。博笑曰:“丈夫固时有是。冯翊欲洒卿耻,抆拭用禁,能自效不?”禁且喜且惧,对曰:“必死!”博因敕禁:“毋得泄语,有便宜,辄记言。”因亲信之以为耳目。禁晨夜发起部中盗贼及它伏奸,有功效。博擢禁连守县令。久之,召见功曹,闭阁数责以禁等事,与笔札使自记,“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功曹惶怖,具自疏奸臧,大小不敢隐。博知其对以实,乃令就席,受敕自改而已。投刀使削所记,遣出就职。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跌,博遂成就之。
迁为大司农。岁余,坐小法,左迁犍为太守。先是,南蛮若儿数为寇盗,博厚结其昆弟,使为反间,袭杀之,郡中清。
薛宣与朱博:从辅政大臣到地方长官的转变之路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时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吏,后来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从宣历行属县,还至。而薛宣也由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薛宣在担任大司农期间,因小法被左迁犍为太守。在任内,他利用职务之便打击盗贼,使郡中清平。这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
薛宣的政绩得到了汉宣帝的赏识,不久后,他被重新启用,继续担任宰相。然而,薛宣的性格过于苛察,这也为他日后的官场生涯埋下了隐患。他的严苛政策和对下属的过度猜疑,使他失去了许多忠诚的朋友和下属的支持。
朱博则不同,他为人行事较为圆滑,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他在担任丞相后,更是大胆地行使权力,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处理政务时,朱博表现出极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权谋手腕,这使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稳固。然而,这种权术的使用也让他失去了民心,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薛宣与朱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两位历史人物不同的政治风格和命运起伏。薛宣的严厉和朱博的狡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政治舞台上,无论性格如何,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才能避免成为历史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