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昭光振耀,蚃曶如神,仁声惠于北狄,武义动于南邻。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长,移珍来享,抗手称臣。前入围口,后陈卢山。群公常伯杨朱、墨翟之徒喟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唐、虞、大厦、成周之隆,何以侈兹!太古之觐东岳,禅梁基,舍此世也,其谁与哉?”

上犹谦让而未俞也,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发黄龙之穴,窥凤皇之巢,临麒麟之囿,幸神雀之林;奢云梦,侈孟诸,非章华,是灵台,罕徂离宫而辍观游,土事不饰,木功不雕,承民乎农桑,劝之以弗迨,侪男女使莫违;恐贫穷者不遍被洋溢之饶,开禁苑,散公储,创道德之囿,弘仁惠之虞,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群臣之有亡;放雉菟,收罝罘,麋鹿刍荛与百姓共之,盖所以臻兹也。于是醇洪鬯之德,丰茂世之规,加劳三皇,勖勤五帝,不亦至乎!乃祗庄雍穆之徒,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皇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因回轸还衡,背阿房,反未央。

诗句: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昭光振耀,蚃曶如神…

译文:在这片天地之间,出现了一位鸿篇伟儒,他很快就得到了尊贵的官位和华丽的服饰。他遵循唐典,匡正《雅》和《颂》的韵律,在朝堂上从容揖让,其光芒四射,仿佛神灵一般。他的仁声惠及北狄,武义感动南邻。因此,那些旃裘之王、胡貉之长都来进献贡品,拱手称臣。前面是围口,后面是卢山。众公卿常常称赞杨朱、墨翟之徒说:“多么崇高啊!即使有唐尧、虞舜那样的盛世,也不足以比拟!”他们感叹扬雄德业的非凡,认为即使是古代的觐见东岳、禅梁基,也比不上扬雄所做的事情。

赏析:

扬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辞赋家,他在新莽时期担任过大夫一职。《法言》和《太玄》等著作是他思想的结晶。此诗描述了扬雄如何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才华,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朝廷政治,成为三公之一。

扬雄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朝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儒家伦理为指导,反对迷信和方术,重视道德教育和民生问题。在王莽篡汉后,他依然坚持原则,不为权贵所动。这种高尚的品质使他赢得了“鸿生巨儒”的美誉。

诗中的“鸿生巨儒”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扬雄博学多才的形象。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表现在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处理上,如在朝堂上从容应对、匡正《雅》《颂》等。他的仁声惠于北狄,武义动于南邻,展现了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诗中提到的各种荣誉和地位,如“轩冕”、“衣冠”,以及与帝王同台并论的场景,都体现了扬雄在朝廷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他也不忘民间疾苦,如“开禁苑”、“散公储”等行为,显示了他深厚的民生情怀。

扬雄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后世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