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棁,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
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嗜欲不制,僣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礼谊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锦,犬马余肉粟,而贫者短褐不完,含菽饮水。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虽为仆虏,犹亡愠色。故夫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其教自上兴,由法度之无限也。故列其行事,以传世变云。
诗句
- 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棁,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
- 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
- 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嗜欲不制,僣差亡极。
- 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
- 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
- 礼谊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
- 富者木土被文锦,犬马余肉粟,而贫者短褐不完,含菽饮水。
- 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虽为仆虏,犹亡愠色。
- 故夫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
- 其教自上兴,由法度之无限也。
译文
- 周朝衰落,礼仪制度逐渐崩溃,诸侯的房屋装饰豪华,使用漆红的椽子和红色门窗,大夫家中的柱子和横梁雕刻精美。八佾在院子里演习音乐,《雍》这首乐曲在厅堂中演奏。这些习俗流传到平民百姓中,没有谁不离开自己的规矩而丢弃根本,从事农业的人少了,做商业贸易的人多了,粮食不足而钱财却很丰富。
- 后来到了桓、文时代,社会风尚败坏,上下等级混乱,国家政策不同,家庭习俗各异,人们的贪欲无法控制,奢侈浪费没有限度。因此,商人争相购买稀有的宝物,工匠们不再制作有用的工具,读书人追求违背正道的行为,追逐时髦而谋取世俗的利益。虚伪的人们背离真实,贪图名利;奸邪的人触犯法律而追求私利;篡位夺取国家权力的人成为王公贵族,强行夺取别人家庭的成为雄才伟略的人物。道德规范不能约束君子,严刑峻法不能震慑小人。富人身穿华丽的衣服,装饰着锦绣,拥有马匹和多余的食物和谷物,而穷人只能穿着粗布衣服,吃着豆类和清水。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地位相同而用钱财来衡量彼此的财富大小,即使身为奴隶或仆人,也不会有怨恨的表情。所以那些通过欺诈手段谋取利益的人,可以满足于一生的富贵;坚守道德法则和常理行事的人,却常常遭受饥饿和寒冷的困扰。这种风气是上层阶级倡导起来的,是因为法制没有限制。因此,这里记录了他们的一些事迹,以供后人参考。
注释
- “周室” - 指周朝时期。
- “礼法堕落” - 指周朝后期礼仪制度逐渐衰败。
- “诸侯” - 指当时的统治者。
- “刻桷丹楹” - 装饰豪华的建筑。
- “八佾舞于庭” - 指宫廷中举行盛大的仪式。
- “富者” - 指有钱的人家。
- “木土” - 指木材和土壤。
- “狗马余肉粟” - 指的是多余的狗肉和马肉以及粮食。
- “俭朴” - 指简朴的衣着。
- “编户齐民” - 普通百姓,按户籍管理。
- “僭差” - 超过等级规定的行为。
- “追时好” - 追求时尚。
- “仕宦” - 当官。
- “羁” - 束缚。
- “役使” - 驱使。
- “盗” - 指强盗或者窃贼。
- “王公” - 古代称帝王的尊称。
- “雄桀” - 英雄豪杰。
- “礼义” - 礼仪规范。
- “刑” - 法律。
- “财货” - 指财物和货物。
- “奢靡” - 过度奢侈。
- “穷困” - 贫穷困苦。
- “教化” - 教育培养。
- “兴” - 兴起。
- “无度” - 没有限度。
- “商贾” - 商人。
- “工拙” - 工艺好坏。
- “反道” - 违背道理。
- “追时” - 追逐时尚。
- “势利” - 唯利是图。
- “篡夺” - 非法取得政权或财产。
- “王公” - 指君主或贵族。
- “雄桀” - 英雄豪杰。
- “礼义” - 礼仪规范。
- “刑” - 法律。
- “财货” - 财物和货物。
- “奢靡” - 过度奢侈。
- “雕文刻镂” - 形容雕刻精美的花纹。
- “贱隶” - 奴仆或奴隶。
- “愠色” - 愤怒的脸色。
- “奸轨” - 不正当行为。
- “农桑” - 农业生产和蚕丝织造。
- “仓廪” - 仓库和粮囤。
- “编氓” - 平民百姓。
- “列” - 陈述。
- “变通” - 此指投机取巧。
- “饰诈” - 掩饰欺诈。
- “务行” - 推行某种方式或方法。
- “伪民” - 虚伪的人。
- “奸夫” - 通奸的人。
- “篡逆” - 篡夺皇位。
- “圉夺” - 抢夺他人财物或土地等。
- “牧竖” - 牧童或放牛的儿童。
- “编户” - 按户籍编制的平民百姓。
- “同列” - 同等级的人。
- “御下” - 统治下属。
- “追时好” - 追求时尚。
- “时好” - 时尚或流行的东西。
- “世资” - 获取世俗利益的手段。
- “诡道” - 欺诈之道。
- “悖乱” - 违反常规或常理的行为或言论。
- “礼乐崩坏” - 礼仪规范崩溃。
- “上下相冒” - 上下级关系混乱。
- “异政” - 不同的政治制度。
- “嗜欲不制” - 贪欲无法控制。
- “僭侈” - 超越等级规定的奢华行为。
- “商贾” - 商人。
- “工巧” - 精巧的工艺。
- “奸轨” - 不正当的行为和道路。
- “篡弑” - 篡夺皇位和杀害君王。
- “王公” - 尊贵的君主或贵族。
- “雄桀” - 杰出的人物或英雄人物。
- “礼谊” - 礼节和规范。
- “刑” - 刑法。
- “财货” - 财物和货物。
- “商贾” - 商人。
- “工拙” - 技艺的高低。
- “反道” - 违反道德原则的行为。
- “时好” - 时代流行的风尚。
- “市井” - 城市中的集市。
- “商贾通难之货” - 难以获得且有价值的物品。
- “工人亡用之器” - 无用的器具。
- “士设反道而行” - 士人实施违背正道的行为。
- “奸民背实而要名” - 奸诈之人抛弃实际去追求名誉。
- “奸夫犯害而求利” - 奸诈之徒危害别人以求利。
- “篡弑取国者为王公” - 篡权夺位者成为国君。
- “圉夺成家者为雄桀” - 强夺他人产业者为英雄豪杰。
- “礼谊不足以拘君子” - 礼节规范不足以束缚君子。
- “刑戮不足以威小人” - 刑罚和杀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所为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