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粤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荡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见矣。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推此类而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遂报强吴,刷会稽之耻。范蠡叹曰:“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国,吾欲施之家。”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产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间三致千金,再散分与贫友昆弟。后年衰老,听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称陶朱。
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卫,发贮鬻财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而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子赣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然孔子贤颜渊而讥子赣,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意则屡中。”
诗句
昔粤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荡蠡、计然。
注释: 昔日,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围困,于是采纳了范蠡和计然的建议。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见矣。”
注释: 计然说:“了解供求关系就能做好准备,抓住时机就能明白物品的行情。”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注释: 因此,干旱时人们会准备船只,洪水时人们会准备车辆,这些都是根据事物的道理来应对。推此类而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遂报强吴,刷会稽之耻。
注释: 按照这种方法去经营,十年之后国家富裕起来,并且大量贿赂士兵,最终打败了强大的吴国,洗雪了被吴国所辱的耻辱。范蠡叹曰:“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国,吾欲施之家。”
注释: 范蠡感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五成是成功的,已经用来治理国家,我还想把它用于家庭之中。”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注释: 于是范蠡乘坐一只小船,泛游江湖之间,改名换姓,到了齐国成为鸱夷子皮,到了陶地成为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注释: 他认为地处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是货物交易的地方,于是治理产业积累了财富,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要求别人的回报。善治产者,能择人而任时。
注释: 善于管理产业的人,能够挑选合适的人选并顺应时代变化。十九年之间三致千金,再散分与贫友昆弟。
注释: 十九年间,他多次积累起了千金,又将这些财富分散给贫困的朋友和他的兄弟。后年衰老,听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注释: 晚年之后,他听从子孙接管生意并停止工作,最终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故言富者称陶朱。
注释: 所以谈论富有的人都称颂陶朱公。
译文:
昔时越王勾践被困在会稽山,于是他采纳了范蠡和计然的建议。计然说:“了解供求关系就能做好准备,抓住时机就能明白物品的行情。”因此干旱时人们会准备船只,洪水时人们会准备车辆,这些都是根据事物的道理来应对。按照这种方法去经营,十年之后国家富裕起来,并且大量贿赂士兵,最终打败了强大的吴国,洗雪了被吴国所辱的耻辱。范蠡感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五成是成功的,已经用来治理国家,我还想把它用于家庭之中。”于是乘着一只小船,泛游江湖之间,改名换姓,到了齐国成为鸱夷子皮,到了陶地成为朱公。他认为地处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是货物交易的地方,于是治理产业积累了财富,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要求别人的回报。善于管理产业的人,能够挑选合适的人选并顺应时代变化。十九年间,他多次积累起了千金,又将这些财富分散给贫困的朋友和他的兄弟。晚年之后,他听从子孙接管生意并停止工作,最终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所以谈论富有的人都称颂陶朱公。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范蠡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过程,展现了其卓越的商业智慧和人生哲学。范蠡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因此他在逆境中选择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他利用自身的智谋和策略,在困境中找到了突破口,实现了从贫穷到财富的转变。此外,范蠡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体现。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商界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才能把握住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