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素,北徙。十有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单于有太子,名曰冒顿。后有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既质,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亡归。头曼以为壮,令将万骑。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行猎兽,有不射鸣镝所射辄斩之。已而,冒顿以鸣镝自射善马,左右或莫敢射,冒顿立斩之。居顷之,复以鸣镝自射其爱妻,左右或颇恐,不敢射,复斩之。顷之,冒顿出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顿知其左右可用,从其父单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皆随鸣镝而射杀头曼,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于是冒顿自立为单于。
诗句:当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
译文:当时的形势是,东胡很强大,而月氏国也很繁荣。
注释:此句描述了当时两个强大民族的对峙局势。东胡位于北方,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而月氏则生活在中亚一带。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对接近,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时常发生。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东胡与月氏的强弱关系,为后续的匈奴崛起埋下伏笔。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