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诸夏为敌国,其世姓官号可得而记云。

单于姓挛鞮氏,其国称之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然也。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尝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其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诸左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东,接秽貉、朝鲜;右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氐、羌;而单于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贤王、左右谷蠡最大国,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

诗句: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

译文:
从夏朝的淳维到匈奴的首曼,经历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势力时强时弱,分散开来,各自为政。

注释:

  1. 淳维:夏朝的一个部落名称。
  2. 头曼:匈奴的首领之一。
  3. 千有余岁:超过一千年。
  4. 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指他们势力时强时弱,分散开来。
  5. 尚矣:已经很久远了。
  6. 匈奴: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7. 冒顿单于:匈奴族的首领之一。
  8. 撑犁孤涂单于:匈奴对天的描述。
  9. 挛鞮氏:匈奴的一个姓氏。
  10. 贤:匈奴的官职名称。
  11. 屠耆:匈奴对贤的解释。
  12. 万骑:匈奴军队的编制单位。
  13. 须卜氏:匈奴的一个姓氏。
  14. 直上谷以东:匈奴的领土范围。
  15. 接秽貉、朝鲜:指匈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16. 直代、云中:匈奴的都城位置。
  17. 大臣皆世官:指匈奴的政治制度。
  18. 呼衍氏、兰氏:匈奴的两大姓氏。
  19. 须卜氏:匈奴的另一大姓氏。
  20. 右王将:匈奴的另一个地理区域。
  21. 当户:匈奴的官职名称。
  22. 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匈奴的官员职务。
    赏析:
    此诗描述了自夏朝至匈奴时代,约一千年间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诗中提到“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反映出匈奴族群历经沧桑,从最初的原始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军事和政治能力的游牧民族。诗中的“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描绘了他们势力波动不定的局面,而“尚矣”一词则表达了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难以改变。诗歌还通过“其世传不可得而次”表达了对匈奴历史的尊重和对其传承的复杂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匈奴历史的概述,展现了古代北方边疆民族的兴衰更迭,以及他们与汉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