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其法,拔刃尺者死,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狱久者不满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而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其坐,长左而北向。日上戊己。其送死,有棺椁、金银、衣裳,而无封树丧服;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十百人。举事常随月,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故其战,人人自为趋利,善为诱兵以包敌。故其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瓦解云散矣。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
后北服浑窳、屈射、丁零、隔昆、新{艹犁}之国。于是匈奴贵人大臣皆服,以冒顿为贤。
【译文】
正月,各部落长小聚在单于的庭前,举行祭祀;五月,大聚在龙城,祭奠祖先、天地和鬼神;秋天,马匹肥壮,聚集在蹛林,考核人畜。他们的方法:拔刀尺者处死,盗窃者没收其家产;有罪则处以绞刑或死刑;监狱关押时间过长不超过十天,全国囚犯不超过几人。然而单于每天早晨出营迎接日出,晚上则拜月而归;坐定时面向北方,日上戊己。送死时有棺椁、金银、衣裳,但不穿丧服;亲近的臣妾从死者多至几十上百人。每次出征常常按照月亮的盈亏而进退,盛壮时用武力攻击,月亏时则撤退。攻战时,斩首俘虏每人赏赐一杯酒,所得战利品都送给死者家属,将俘虏变为奴婢。所以作战时人人自求有利,善于诱敌深入。所以匈奴人追逐利益如同鸟群聚集;如果困败了,就会如散沙一般瓦解。战死的士兵,尽数得到死者家属的财产。
【赏析】
此为《汉书·传》中记载的一段关于匈奴人的生活习俗和作战方法的文字。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匈奴人的一些生活习性和战争方式。
匈奴人的生活习惯和战斗方式非常独特。他们的祭祀活动包括向祖先、天地和鬼神进行献祭,这种习俗体现了他们对祖先和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同时,他们的祭祀仪式也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质,希望通过祭祀获得神灵的庇佑,从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匈奴人的战法也十分奇特。他们会根据月亮的盈亏来决定是否发动攻击,这种根据自然现象来调整战略的行为,显示了匈奴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此外,他们还会根据战场上的形势灵活调整战术,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攻击。
匈奴人的葬礼也颇具特色。他们对待死者极为尊重,不仅为死者提供棺椁、金银等物质财富,还让他们穿上华丽的衣服。这种葬礼体现了匈奴人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他们也会在死者家中搜寻财物,将其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士兵,这进一步证明了匈奴人在战争中的贪婪和残忍。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匈奴人的独特风俗习惯和战争方式。这些习惯和方式既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