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故自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唯其小邑鄯善、车师,界迫匈奴,尚为所拘。而其大国莎车、于阗之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属都护。圣上远览古今,因时之宜,羁縻不绝,辞而未许。虽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亦何以尚兹!

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

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故自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唯其小邑鄯善、车师,界迫匈奴,尚为所拘。而其大国莎车、于阗之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属都护。圣上远览古今,因时之宜,羁縻不绝,辞而未许。虽然,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亦何以尚兹!

译文:

西域诸国,各自拥有首领,兵力分散薄弱,无法实现统一,虽然属于匈奴统治,但彼此之间并不相互勾结。匈奴能够获得他们的马匹和牲畜,但不能指挥控制他们前进或后退。与汉朝相隔绝,道路遥远,得到的不能带来益处,放弃的也不至于造成损害。汉朝拥有至高无上的德行,无需向其他任何一方索要。因此,自从建武以来,西域各国渴望汉朝的威严和德行,都乐于归顺。只有那些较小的国家鄯善和车师,因为地理位置迫近匈奴,仍然被匈奴所束缚。而那些大国比如莎车、于阗等,多次派遣使者到汉朝进行人质交易,并希望归属于汉朝的都护管辖。圣上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考虑古今,根据时代的特点做出决策,对西域采取羁縻政策,但并未完全接受他们的归属请求。虽然大禹治理西部戎族,周公对待白雉的态度,太宗时期拒绝骏马,但这些行为都包含了这样的意义,但怎么能比得上这个呢!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西域诸国的地理环境和与汉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融合的关注。诗中强调了西域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汉朝在这一地区所承担的特殊角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策略和对外关系的策略。这首诗通过对西域各民族的描述和对比,展现了汉朝在西域地区的威信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