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未死,有司请诛之,上不忍致法,废为庶人,徙云阳宫。既死,有司复奏:“太后死在未废前。”有诏以诸侯王太后仪葬之。宜乡侯参、君之、习夫及子当相坐者,或自杀,或伏法。参女弁为孝王后,有两女,有司奏免为庶人,与冯氏宗族徙归故郡。张由以先告赐爵关内侯,史立迁中太仆。
哀帝崩,大司徒孔光奏“由前诬告骨肉,立陷人入大辟,为国家结怨于天下,以取秩迁,获爵邑,幸蒙赦令,请免为庶人,徒合浦”云。
中山卫姬,平帝母也。父子豪,中山卢奴人,官至卫尉。子豪女弟为宣帝婕妤,生楚孝王;长女又为元帝婕妤,生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上以卫氏吉祥,以子豪少女配孝王。元延四年,生平帝。
平帝年二岁,孝王薨,代为王。哀帝崩,无嗣。太皇太后与新都侯莽迎中山王立为帝。莽欲颛国权,惩丁、傅行事,以帝为成帝后,母卫姬及外家不当得至京师。乃更立宗室桃乡侯子成都为中山王,奉孝王后,遣少傅左将军甄丰赐卫姬玺绶,即拜为中山孝王后,以苦陉县为汤沐邑。又赐帝舅卫宝、宝弟玄爵关内侯。赐帝三妹,谒臣号修义君,哉皮为承礼君,鬲子为尊德君,食邑各二千户。莽长子宇非莽隔绝卫氏,恐久后受祸,即私与卫宝通书记,教卫后上书谢恩,因陈丁、傅旧恶,几得至京师。莽白太皇太后诏有司曰:“中山孝王后深分明为人后之义,条陈故定陶傅太后、丁姬悖天逆理,上僣位号,徙定陶王于信都,为共王立庙于京师,如天子制,不畏天命,侮圣人言,坏乱法度,居非其制,称非其号。是以皇天震怒,火烧其殿,六年之间大命不遂,祸殃仍重,竟令孝哀帝受其余灾,大失天心,夭命暴崩,又令共王祭祀绝废,精魂无所依归。朕惟孝王后深说经义,明镜圣法,惧古人之祸败,近事之咎殃,畏天命,奉圣言,是乃久保一国,长获天禄,而令孝王永享无疆之祀,福祥之大者也。朕甚嘉之。夫褒义赏善,圣王之制,其以中山故安户七千益中山后汤沐邑,加赐及中山王黄金各百斤,增傅相以下秩。”
《汉书·外戚传下》是西汉史学家班固编纂的一部关于汉代皇后家族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汉宣帝时期至汉哀帝时期的一系列事件。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解释:
- 诗句解读:
- “先未死”:指的是王氏家族中的先祖王禁尚未去世。
- “有司请诛之”:当时负责司法和监察的官员请求对王氏家族进行惩罚。
- “上不忍致法”:皇帝因为不忍心将法律加诸于他们而没有执行。
- “废为庶人”:王氏家族被废为平民,失去所有政治地位和特权。
- “徙云阳宫”:被迫流放到远离都城的宫殿,即云阳宫。
- “既死”:指王禁已经去世。
- “有司复奏”:负责处理王家案件的官员再次提出相关指控。
- “太后死在未废前”:指出太后在王禁被废之前就已经去世。
- “有诏以诸侯王太后仪葬之”:皇帝下令按照诸侯王太后的葬礼规格对待王禁的丧事。
- “宜乡侯参、君之、习夫及子当相坐者”:提及与王禁相关的其他王姓人物及其亲属,可能因王禁而被牵连。
- “或自杀”或“伏法”:部分王姓家族成员选择自杀,或者被迫接受法律制裁。
- “参女弁为孝王后”:说明参女的孙女成为刘氏的后代,被封为孝王后。
- “有两女”:指出有两位女性被纳入后宫。
- “有司奏免为庶人,与冯氏宗族徙归故郡”:有官方机构建议将她们废为平民,并与冯氏宗族一同流放回原籍。
- “张由以先告赐爵关内侯”:张由因先前的举报行为被授予关内侯的爵位。
- “史立迁中太仆”:史立被任命为中太仆,这是一个高级官职。
- “哀帝崩”:汉哀帝刘欣去世。
- “大司徒孔光奏”:大司徒孔光上奏此事。
- “立陷人入大辟”:有人因涉嫌谋反而被判处死刑。
- “为国家结怨于天下”:这一行为让朝廷与百姓之间产生了敌意。
- “以取秩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职位提升。
- “获爵邑”:获得了封地和俸禄。
- “幸蒙赦令”: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赦免。
- “请免为庶人,徒合浦”:要求将其废为平民并流放到合浦。
- 赏析要点:
- 诗歌情感:这首诗表达了对王禁家族的同情以及对朝廷决策的不满。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于王禁家族遭受不公正对待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内部对于如何处理王禁家族问题的分歧和矛盾。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了叙事的方式,通过列举王禁家族成员的命运变化,展现了事件的发展和影响。这种叙事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事件的经过,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史书的特点。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西汉时期,当时的汉朝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重要时期。王禁家族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皇族和权臣的复杂态度和矛盾关系。
- 文化意义:
- 反映历史变迁:通过对王禁家族命运的描述,诗歌反映了东汉初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以及皇族与权臣之间的权力斗争。
- 体现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忠诚与孝顺,而本诗通过叙述王禁家族的遭遇,表达了忠臣被冤屈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皇室成员的尊重和保护。
- 启示后世思考:本诗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给后世读者提供了反思和批判的机会,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的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汉书·外戚传下》不仅是一部关于汉代皇后家族的历史记载,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叙述王禁家族的遭遇,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