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

王莽,字巨君,是孝元皇后所生。孝元皇后的父亲和哥哥们都因汉成帝时期封侯,并在朝中担任要职辅佐政局,家中有九个侯爵、五大司马的荣耀,这些详情在《元后传》中有记载。唯独王莽的父亲曼早年逝世,没有获得侯爵。他的兄弟们都曾是将军、五侯之子,他们乘时享受奢华的生活,互相比较谁更豪华,只有王莽家境贫寒,因此他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显得恭敬节俭。他学习《礼经》,拜沛郡陈参为师,勤奋学习博通学问,穿着和儒生一样。他侍奉母亲和寡嫂,抚养孤兄的儿子,行为非常严谨谨慎。同时他还善于结交英俊之士,对内尊敬诸父,礼节周到。阳朔年间,他的父亲大将军凤生病,王莽侍奉其疾病,亲自尝药,不顾自己肮脏的面容和脏乱的头发,甚至一个月都不解开衣带。病重的时候,他把希望寄托在太后和皇帝身上,被任用为黄门郎,迁升射声校尉。

他叔父成都侯商上书请求分给王莽户邑以封爵,以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等名士,他们都支持王莽,因此皇上更加看重王莽。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封地位于南阳新野的都乡,拥有1500户封地。随后又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在宫中的警卫中表现得谨慎小心,随着地位的提高,节操越加谦让。他将家产中的车马衣服等物品分给宾客,家中没有剩余之物。他还收留赡养名士,与将相、卿、大夫等交往广泛。因此在职场上,他得到更多的推荐,游历各地的人都会为他称道,虚假的赞誉声浪高涨,使得他的父母和其他长辈感到羞愧。他敢于做出激荡人心的举动,面对这种情况却从不感到惭愧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