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元始五年五月庚寅,太皇太后临于前殿,延登,亲诏之曰:公进,虚听朕言。前公宿卫孝成皇帝十有六年,纳策尽忠,白诛故定陵侯淳于长,以弥乱发奸,登大司马,职在内辅。孝哀皇帝即位,骄妾窥欲,奸臣萌动,公手劾高昌侯董宏,改正故定陶共王母之僣坐。自是之后,朝臣论议,靡不据经。以病辞位,归于第家,为贼臣所陷。就国之后,孝哀皇帝觉寤,复还公长安,临病加剧,犹不忘公,复特进位。是夜仓卒,国无储主,奸臣充朝,危殆甚矣。朕惟定国之计莫宜于公,引纳于朝,即日罢退高安侯董贤,转漏之间,忠策辄建,纲纪咸张。绶和、元寿,再遭大行,万事皆举,祸乱不作。辅朕五年,人伦之本正,天地之位定。钦承神祇,经纬四时,复千载之废,矫百世之失,天下和会,大众方辑。《诗》之灵台,《书》之作雒,镐京之制,商邑之度,于今复兴。昭章先帝之元功,明著祖宗之令德,推显严父配天之义,修立郊禘宗祀之礼,以光大孝。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渐化端冕,奉珍助祭。寻旧本道,遵术重古,动而有成,事得厥中。至德要道,通于神明,祖考嘉享。光耀显章,天符仍臻,元气大同。麟凤龟龙,众祥之瑞,七百有余。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普天之下,惟公是赖,官在宰衡,位为上公。今加九命之锡,其以助祭,共文武之职,乃遂及厥祖。于戏,岂不休哉!

诗句:元始五年五月庚寅,太皇太后临于前殿,延登,亲诏之曰。

译文:公元元年(5年)五月十一日,太皇太后来到前殿,召见王氏,并亲自对她说:你进宫来,认真听取朕的话语。以前你在孝成帝时担任过护卫大臣,忠心耿耿,为消除祸乱揭发奸臣淳于长,升任大司马,职责是保卫内辅。孝哀皇帝即位后,你的骄妻窥视欲动,奸臣萌动,你亲手揭发高昌侯董宏的罪行,改正原定陶共王母的僭越行为。自从之后,朝廷上的议论,没有不依据经书的。因病辞位,回到家中,但被贼臣所陷害。回京后,孝哀皇帝觉悟了,又让你回到长安任职,但你病情加重,仍然不忘王氏,再次升位。那夜匆忙之间,国家没有储君,奸臣充朝,危殆至极。我考虑定国之计,只有你能做此事,引纳于朝,当日罢退高安侯董贤,转告之间,忠诚策略就建立起来了,纲纪全部张举。绶和、元寿,两次遇到大行皇帝,万事皆举,祸乱不作。辅助朕五年,人伦之本正,天地之位定。钦承神祇,经纬四时,复千载之废,矫百世之失,天下和会,大众方辑。《诗》的灵台,《书》的作品洛,镐京之制,商邑之度,于今复兴。昭章先帝之元功,明著祖宗之令德,推显严父配天的之义,修立郊禘宗祀之礼,以光大孝。因此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渐化端冕,奉珍助祭。寻旧本道,遵术重古,动而有成,事得厥中。至德要道,通于神明,祖考嘉享。光耀显章,天符仍臻,元气大同。麟凤龟龙,众祥之瑞,七百有余。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普天之下,惟公是赖,官在宰衡,位为上公。今天加九命之锡,其以助祭,共文武之职,乃遂及厥祖。

赏析:

这首诗是王莽的自述生平及其政治成就。通过回顾自己从少年时代开始的奋斗历程,到成为汉朝末代皇帝的整个过程。诗中详细描述了王莽在各个时期的重要决策和行动,如铲除奸臣、恢复汉朝的制度等。

首句“元始五年五月庚寅”,直接点明了时间与事件。随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够获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的喜悦。接着,诗人回顾了自己在汉成帝时代担任护卫大臣的经历,以及他如何忠诚地为国家服务。

诗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忠诚和努力,以及他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例如:“昔皇天右乃太祖”和“封尔为定安公,永为新室宾。”这些句子表达了他对汉朝的忠诚以及他对国家的爱。此外,他还提到了自己在孝哀皇帝即位后的处境变化,以及他对国家的担忧和焦虑。

最后一句“天符仍臻,元气大同。”则表达了他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他认为只要遵循天道和正义,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这首诗是王莽对自己的自述和评价,展示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与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