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廖,一异说云。群臣奏言:“昔周公奉继体之嗣,据上公之尊,然犹七年制度乃定。夫明堂、辟雍,堕废千载莫能兴,今安汉公起于第家,辅翼陛下,四年于兹,功德烂然。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朝用书临赋营筑,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唐、虞发举,成周造业,诚亡以加。宰衡位宜在诸侯王上,赐以束帛加璧,大国乘车、安车各一,骊马二驷。”诏曰:“可。其议九锡之法。”

诗句

  • 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这一句表明在这一年,王莽上奏建议建立新的官署。
  • 为学者筑舍万区:这意味着为学者建造了大量的房屋或建筑。
  • 作市、常满仓:这里指的是建立市场和常满粮仓等设施。
  • 制度甚盛:说明整个建设的规模很大,非常繁荣。
  • 立《乐经》:建立了一种名为《乐经》的学科体系。
  • 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增加了教师的人数,每门学科都有五位教师。
  • 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并且数量达到11位以上。
  • 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这些都是古文书籍,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
  • 皆诣公车:所有这些人都被召到朝廷。
  • 网罗天下异能之士: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都被他网罗起来。
  • 前后千数:前后聚集了上千人。

译文

这一年,王莽提议修建明堂、辟雍、灵台等建筑,为学者们建造了成千上万的房屋,并建立了市场和经常装满粮食的仓库。制度十分兴盛。他还设立了《乐经》这一学科体系,增加了教师的人数,每门学科都有五位教师。他在全国范围内寻求精通一门技艺且教授过十个人以上的专家,包括古代文献《礼》、《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记》等,都来朝见皇帝。这些被召集来的都是各地的奇才异士,前后共有上千人来到长安,他让他们在朝中发表言论,以便纠正错误的观念。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王莽在汉成帝时期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包括兴建各种建筑以提升官员地位,增加教育人员,以及推广文化事业。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王莽试图通过这些举措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和提升国家的威望。然而,这些改革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社会动荡和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