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以视群公,群公方议其事,会吕宽事起。

初,莽欲擅权,白太后:“前哀帝立,背恩义,自贵外家丁、傅,挠乱国家,几危社稷。今帝以幼年复奉大宗,为成帝后,宜明一统之义,以戒前事,为后代法。”于是遣甄丰奉玺绶,即拜帝母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赐帝舅卫宝、宝弟玄爵关内侯,皆留中山,不得至京师。莽子宇,非莽隔绝卫氏,恐帝长大后见怨。宇即私遣人与宝等通书,教令帝母上书求入。语在《卫后传》。莽不听。宇与师吴章及妇兄吕宽议其故,章以为莽不可谏,而好鬼神,可为变怪以惊惧之,章因推类说令归政于卫氏。宇即使宽夜持血酒莽第门,吏发觉之,莽执宇送狱,饮药死。宇妻焉怀子,系狱,须产子已,杀之。莽奏言:“宇为吕宽等所诖误,流言惑众,与管、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甄邯等白太后下诏曰:“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此皆上圣亡奈下愚子何,以其性不可移也。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昔周公诛四国之后,大化乃成,至于刑错。公其专意翼国,期于致平。”莽因是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连引郡国豪桀素非议已者,内及敬武公主、梁王立、红阳侯立、平阿侯仁,使者迫守,皆自杀。死者以百数,海内震焉。大司马护军褒奏言:“安汉公遭子宇陷于管、蔡之辜,子受至重,为帝室故不敢顾私。惟宇遭罪,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宜班郡国,令学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请令天下吏能诵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经》。

”`
汉书·传·王莽传上

太后以视群公,群公方议其事,会吕宽事起。

初,莽欲擅权,白太后:前哀帝立,背恩义,自贵外家丁、傅,挠乱国家,几危社稷。今帝以幼年复奉大宗,为成帝后,宜明一统之义,以戒前事,为后代法。于是遣甄丰奉玺绶,即拜帝母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赐帝舅卫宝、宝弟玄爵关内侯,皆留中山,不得至京师。莽子宇,非莽隔绝卫氏,恐帝长大后见怨。宇即私遣人与宝等通书,教令帝母上书求入。语在《卫后传》。莽不听。宇与师吴章及妇兄吕宽议其故,章以为莽不可谏,而好鬼神,可为变怪以惊惧之,章因推类说令归政于卫氏。宇即使宽夜持血酒莽第门,吏发觉之,莽执宇送狱,饮药死。宇妻焉怀子,系狱,须产子已,杀之。莽奏言:“宇为吕宽等所诖误,流言惑众,与管、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甄邯等白太后下诏曰:“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此皆上圣亡奈下愚子何,以其性不可移也。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昔周公诛四国之后,大化乃成,至于刑错。公其专意翼国,期于致平。”

王莽因此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连引郡国豪桀素非议已者,内及敬武公主、梁王立、红阳侯立、平阿侯仁,使者迫守,皆自杀。死者以百数,海内震焉。大司马护军褒奏言:“安汉公遭子宇陷于管、蔡之辜,子受至重,为帝室故不敢顾私。惟宇遭罪,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宜班郡国,令学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请令天下吏能诵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经》。

译文:

汉朝的太后看着群臣议论王莽的专权行为。王莽想篡夺权力,告诉太后他之前的打算:“以前哀帝即位时,背离了恩义,自己提拔外戚,扰乱了国家,几乎危害到社稷。现在皇帝又是个年幼的孩子,再次接受大宗的封爵,这是要统一国家的象征,以此告诫从前的事,让后世的人效仿。”于是派遣甄丰带着新制的皇太后御玺送给太后,册封皇帝母亲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赏赐皇帝舅舅卫宝、卫宝的弟弟卫玄爵关内侯的爵位,都留在中山,不能到京师。王莽的儿子王莽因为吕宽的事情而遭到牵连,流言蜚语迷惑众人,和管叔、蔡叔一样被处死。王莽不听劝阻。王莽与他的师傅吴章和卫宽商议这件事的原因,吴章认为王莽不可改变,但是喜欢鬼神之事,可以制造一些奇怪的事情来吓唬人,吴章由此推论出了王莽应该归还政权给卫氏的建议。王莽就让吕宽在夜间拿着血酒进入王莽的府邸门口,被官吏发现,王莽逮捕了王莽送到监狱里,用药物毒死了王莽。王莽向朝廷汇报说:“吕宽是吕宽等人误导的结果,谣言惑众,和管叔、蔡叔的罪行相同,我不敢隐瞒真相,应该把他杀了。”甄邯等向太后上奏道:“唐尧有不肖的儿子丹朱,周文王有不肖的儿子管、蔡,这些都是圣人无法控制的下愚之子,您作为圣人不必顾忌这些。您应该像周公那样辅佐成王,实行管叔、蔡叔那样的诛伐,不要因为亲人关系而损害国家的尊严。我非常赞赏您的做法。过去周公诛杀四国以后,天下太平。现在您应当专心治理国家,希望您早日恢复国家的太平。”王莽于是将卫氏一族全部诛灭,并追究吕宽的罪行,连带涉及郡国中的豪强和那些一直反对王莽的人。甚至包括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红阳侯刘立、平阿侯刘仁,使者被迫屈服,他们都自杀了。死于非命的人非常多,海内震动。大司马护军褒上奏说:“安汉公遭遇的儿子王莽陷入管叔、蔡叔一样的罪过之中,孩子承受着重大的责任,出于对皇室的尊敬而不敢顾及自己的私情。只有王莽遭受了这样的刑罚,才感叹地写下了八篇书信来警告子孙。应将这些书信抄录到各个郡国去,命令地方学校教授它们。”这件事情交给群臣商议决定,让天下有能力背诵这封信件的人记录在案,将其比作《孝经》。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王莽如何通过一系列阴谋手段试图篡夺皇位的过程,以及他在失败后的悲剧结局。文章通过对王莽及其家族成员的描述和评述,展现了其在政治斗争中的种种行径及其最终的下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