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白太后下诏曰:“故太师光虽前薨,功效已列。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兵将军建皆为诱进单于筹策,又典灵台、明堂、辟雍、四郊,定制度,开子午道,与宰衡同心说德,合意并力,功德茂著。封舜了匡为同心侯,林为说德侯,光孙寿为合意侯,丰孙匡为并力侯。益邯、建各三千户。”
是岁,西羌庞恬、傅幡等怨莽夺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莽诛永,遣护羌校尉窦况击之。
二年春,窦况等击破西羌。
五月,更造货: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钱,一直五十,与五铢钱并行。民多盗铸者。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然卒不与直。
九月,东郡太守翟义都试,勒车骑,因发奔命,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移檄郡国,言“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共行天罚诛莽”。郡国疑惑,众十余万。莽惶惧不能食,昼夜抱孺子告祷郊庙,放《大诰》作策,遣谏大夫桓谭等班于天下,谕以摄位当反政孺子之意。遣王邑、孙建等八将军击义,分屯诸关,守厄塞。槐里男子赵明、霍鸿等起兵,以和翟义,相与谋曰:“诸将精兵悉东,京师空,可攻长安。”众稍多,至且十万人,莽恐,遣将军王奇、王级将兵拒之。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王舜、甄丰昼夜循行殿中。
《汉书·传·王莽传上》是西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中的一篇,记录了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的生平事迹及政治活动。本诗节选自该篇的一部分内容,描述了王莽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其含义,并给出赏析:
- 诗句:莽白太后下诏曰
- 关键词:莽、皇太后、诏
- 译文:王莽向皇太后递交了诏书。
- 赏析:这里的“莽”指王莽,即新朝的建立者;“皇太后”则指的是王莽的母亲王政君;而“诏”是指皇帝或皇太后发布的正式命令或指示。这句话表达了王莽对皇太后的尊重和服从,显示了他与朝廷的密切关系。
- 诗句:光虽前薨,功效已列
- 关键词:光、薨、功效
- 译文:光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功效已经被列明。
- 赏析:这里“光”指的是王莽之前的太师光禄大夫匡衡,他在王莽之前已经去世,但其功绩和影响被王莽继承并加以推广。这句话体现了王莽对前辈成就的认可和继承。
- 诗句: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兵将军建皆为诱进单于筹策
- 关键词: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兵将军、诱进、单于、筹策
- 译文: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兵将军建都为引诱和引导单于提供了策略。
- 赏析:这段话反映了王莽政府在处理与边疆民族关系时的策略和行动。通过使用“诱进”一词,表明王莽采取了一种积极的策略来吸引和控制边疆少数民族,以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
- 诗句:封舜了匡为同心侯,林为说德侯,光孙寿为合意侯,丰孙匡为并力侯。益邯、建各三千户。
- 关键词:封、舜、匡、林、寿、丰、匡、并力、益邯、建
- 译文:封舜为同心侯,匡为说德侯,寿为合意侯,丰为并力侯。另外,增加给邯和建各三千户。
- 赏析:这段记载了王莽对功臣的封赏。通过对他们的封号进行加赐,王莽不仅表彰了他们过去的功劳,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他们的政治忠诚,巩固新朝的统治基础。
- 诗句:莽诛永,遣护羌校尉窦况击之
- 关键词:莽、诛、永、窦况、护羌校尉
- 译文:王莽诛杀了西海太守程永,派遣护羌校尉窦况攻击他。
- 赏析:此句反映了王莽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反叛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此举可能也是基于之前西羌地区的动荡不安,王莽希望通过镇压叛乱来恢复秩序。
通过分析这首诗节,可以看到王莽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策略和改革来巩固其政权。这首诗节展现了王莽在内政、军事和经济方面的一些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王莽力图恢复汉朝旧有的秩序,同时也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来增强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