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太 阴元始建于甲寅,一终而建甲戌,二终而建甲午,三终而复得甲寅之元。岁徙一辰,立春之后,得其辰而迁其所顺。前三后五,百事可举。太阴所建,蛰虫首穴 而处,鹊巢乡而为户。太阴在寅,朱鸟在卯,勾陈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酉,苍龙在辰。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 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 太岁。丑为闭,主太阴。太阴在寅,岁名曰摄提格,其雄为岁星,舍斗、牵牛, 以十一月与之晨出东方,东井、舆鬼为对。太阴在卯,岁名单阏,岁星舍须女、虚、危,以十二月与之晨东方,柳、七星、张为对。太阴在辰,岁名曰执除,岁 星舍营室、东壁,以正月与之晨出东方,翼、轸为对。太阴在巳,岁名曰大荒落, 岁星舍奎、娄,以二月与之晨出东方,角、亢为对。太阴在午,岁名曰敦牂,岁星舍胃、昴、毕,以三月与之晨出东方,氐、房、心为对。太阴在未,岁名曰协洽,岁星舍觜蔈、参,以四月与之晨出东方,尾、箕为对。太阴在申,岁名曰涒滩,岁星舍东井、舆鬼,以五月与之晨出东方,斗、牵牛为对。太阴在酉,岁名作鄂,岁星舍柳、七星、张,以六月与之晨出东方,须女、虚、危为对。太 阴在戌,岁名曰阉茂,岁星舍翼、轸,以七月与之晨出东方,营室、东壁为对。太阴在亥,岁名大渊献,岁星舍角、亢,以八月与之晨出东方,奎、娄为对。太阴在子,岁名困敦,岁星舍氐、房、心,以九月与之晨出东方,胃、昴、毕为对。 太阴在丑,岁名曰赤奋若,岁星舍尾、箕,以十月与之晨出东方,觜□、参为对。 太阴在甲子,刑德合东宫,常徙所不胜,合四岁而离,离十六岁而复合。所以离者,刑不得入中宫,而徙于木。

淮南子·天文训    
    
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太 阴元始建于甲寅,一终而建甲戌,二终而建甲午,三终而复得甲寅之元。岁徙一辰,立春之后,得其辰而迁其所顺。前三后五,百事可举。太阴所建,蛰虫首穴 而处,鹊巢乡而为户。太阴在寅,朱鸟在卯,勾陈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酉,苍龙在辰。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 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 太岁。丑为闭,主太阴。    
    
【注释】:    
1. 律历之数:指古代用于记录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2. 天地之道:指宇宙的法则和规律。    
3. 下生者倍,以三除之:表示某种事物或事件的发生次数是双倍的,用“三”去除这个倍数。    
4. 太阴元始建于甲寅:指太阴星(月)在甲寅日开始出现。    
5. 一岁一元始,甲乙为始:一年一个周期的开始,甲乙为起始。    
6. 岁徙一辰:每年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支。    
7. 前五后五:表示某物或现象在一年中的变化范围是五个。    
8. 寅为建:表示寅年是新一年的开始。    
9. 卯为除:表示卯年是旧年的结束。    
10. 辰为满,巳为平,主生:表示辰、巳年为多产之年。    
11. 午为定,未为执,主陷:表示午、未年可能陷入困境。    
12. 申为破,主衡:表示申年可能打破平衡。    
13. 酉为危,主杓:表示酉年可能有危险。    
14. 戌为成,主少德:表示戌年有成就但德行较少。    
15. 亥为收,主大德:表示亥年有大的德行。    
16. 子为开,主太岁:表示子年对太岁有利。    
17. 丑为闭,主太阴:表示丑年与太阴相对应。    
    
【赏析】:    
本文通过阐述天文历法中的十二生肖与地支的关系,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察与分析,揭示了自然界的秩序和变化规律。这种对天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军事战略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