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 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 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 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 八、八寅、八泽之云,以雨九州而和中土。
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于琪焉;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 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方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之珠玉焉;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 角焉;东北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 盐出焉。
”`
淮南子·地形训
八方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 八方、八隅、八泽之云,以雨九州而和中土。
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于琪焉;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方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玉焉;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北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
译文
在地球的广阔天地之间,有四个方向最远的地方被称为四极:东北方、东南方、南方和西南方。这四极之外又分为八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 东方 - 东方象征生命与活力。东方有“方土之山”,即青帝山(位于现在中国东部),还有传说中的“开明之门”。
- 东南 - 东方东南为海洋与河流交汇之地,有“波母之山”,即瀛洲,以及“阳门”。这里盛产鱼盐等物产。
- 南方 - 南方是炎热与繁荣的象征。南方有一个著名的“南极之山”,即赤帝山,以及“暑门”。
- 西南 - 西南象征智慧与财富。在西南方向,有神秘的“编驹之山”与“白门”。
- 西方 - 西方是神秘与创造的象征。西方有著名的“西极之山”,即太帝山,以及“阊阖之门”。
- 西北 - 西北代表坚韧与力量。西北部是昆仑山,有“不周之山”,即昆仑山,以及“幽都之门”。
- 北方 - 北方是寒冷与坚韧的源泉。北方有“北极之山”,即北帝山,以及“寒门”。
赏析
《淮南子·地形训》通过描绘这些地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不仅展现了古代地理学的丰富内容,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书中提到的四方极、五行、八风和四季等概念,反映了古人观察自然、调整生活和治国理政的智慧。这种思想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地理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八种地貌特征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制定战略、治理国家。例如,东方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因此常被视为国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同时,这些描述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
《淮南子·地形训》不仅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古籍,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政治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宝贵资料。它展示了古人如何在自然规律中寻找生活的平衡点,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和治国理念。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利用方式,至今仍对现代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