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政则不然。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民贫苦而仇争,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执政有司,不务反道矫拂其本,而事修其末,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为治,无以异于执弹而来鸟,捭而狎犬也,乱乃逾甚。夫水浊则鱼佥,政苛则民乱。故夫养虎豹犀象者,为之圈槛,供其嗜欲,适其饥饱,违其怒恚。然而不能终其天年者,形有所劫也。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不直之于本,而事之于末,璧犹扬果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故圣人事省而易治,求寡而易澹,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为而成。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像形,其所修者本也。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唯神化为贵。至精为神。

淮南子 · 主术训
末世之政则不然。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民贫苦而仇争,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执政有司,不务反道矫拂其本,而事修其末,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为治,无以异于执弹而来鸟,捭而狎犬也,乱乃逾甚。夫水浊则鱼佥,政苛则民乱。故夫养虎豹犀象者,为之圈槛,供其嗜欲,适其饥饱,违其怒恚。然而不能终其天年者,形有所劫也。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
译文:
末世的政令并非如此。上层喜欢索取却没有限度,下层贪图私利却没有节制,百姓贫穷困苦却相互仇杀,努力劳作却没有功绩,欺诈奸谋开始萌生,盗贼横行猖獗,上下之间互相埋怨,命令无法贯彻执行。当权的官员们没有从根本出发纠正过错,反而致力于治理表面现象,削弱道德修养,滥用刑罚,却希望以此来治理国家,这无异于拿着弹弓来驱赶鸟儿,或者用嘴巴说话引诱狗儿一样,混乱的局面只会越来越严重。因为水的浑浊会导致鱼群惊慌失措;政策的苛刻会导致民众陷入困境。所以饲养虎豹犀牛的人会为他们设置围栏,满足他们的食欲和欲望,让他们吃饱喝足,不惹怒他们。但是这些动物仍然活不长,因为它们受到束缚。因此,在上位的君主如果经常遇到麻烦,那么臣下就会变得狡黠欺骗;如果君主忙于处理琐事,那么臣下就会变得放纵任性;如果君主过于烦扰,臣下就不安定;如果君主过度求取,臣下就会相互争夺。
注释:

  1. “末世之政”,指政治混乱的时代,社会风气败坏。
  2. “上好取而无量”,指上级喜欢追求物质利益和奢侈享受,但不知节制。
  3. “下贪狼而无让”,指下层民众贪婪自私,缺乏奉献精神。
  4. “民贫苦而仇争”,指百姓生活贫困困苦,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5. “事力劳而无功”,指人们辛勤劳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6. “智诈萌兴”,指聪明才智的人开始利用欺诈手段谋取私利。
  7. “盗贼滋彰”,指盗匪活动更加猖獗。
  8. “上下相怨”,指君臣之间存在隔阂和怨恨。
  9. “执政有司”,指当权的官员们。
  10. “不务反道矫拂其本”,意即不从根本出发解决问题,而是停留在表面。
  11. “而事修其末”,指过分注重形式上的修整而忽略了本质问题。
  12. “削薄其德”,指的是削弱道德修养,使其变得浅薄。
  13. “曾累其刑”,指滥用刑罚,使法律制度变得严苛。
  14. “而欲以为治”,意为仅仅依靠这些措施就想达到治理的目的。
  15. “无以异于执弹而来鸟,捭而狎犬也”,比喻这些做法与用弹弓来驱赶鸟类、用嘴巴说话引诱狗儿一样,都是无效的行为。
  16. “乱乃逾甚”,意为混乱的局面只会越来越严重。
  17. “夫水浊则鱼佥”,意思是水太浑浊会导致鱼儿惊慌失措。
  18. “政苛则民乱”,意即政策的苛刻会导致民众陷入困境。
  19. “故夫养虎豹犀象者”,指饲养野生动物的人需要为其提供食物和环境。
  20. “为之圈槛”,意即为这些动物设置围栏。
  21. “供其嗜欲”,指满足它们的食欲和欲望。
  22. “适其饥饱”,指让它们吃饱喝足。
  23. “违其怒恚”,意即不让它们发怒或感到不满。
  24. “而形有所劫也”,意即这些动物仍然活不长是因为被束缚住了。
  25. “上多故则下多诈”,意即上层的问题越多,下面就会出现更多的欺诈行为。
  26. “上多事则下多态”,意即上层事务繁多,下面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的行为。
  27. “上烦扰则下不定”,意即上层频繁打扰,导致下级无法稳定。
  28. “上多求则下交争”,意即上层的要求过多,导致下级之间出现竞争和争夺。
  29. “不直之于本”,意即没有从基础出发进行纠正。
  30. “而事之于末”,意即只是关注表面的事务。
  31. “璧犹扬果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意即就像举起一块玉璧扬起灰尘却想要消除灰尘一样愚蠢。比喻方法不对头,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末世政治的特点及其对民众的影响。诗中通过对比上层统治者的奢靡与下层民众的困顿,以及他们对道德修养和政治责任的忽视,指出了政治败坏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短视和贪婪。诗中的“水浊则鱼佥”和“政苛则民乱”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政治腐败导致社会混乱的场景。最后两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政治动荡带来的连锁反应,使整个国家的局势陷入混乱和不安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