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今释正而追曲,倍是而从众, 是与俗俪走,而内无绳,故圣人反己而弗由也。道之有篇章形埒者,非至者也。 尝之而无味,视之而无形,不可传于人。大戟去水,亭历愈张,用之不节,乃反 为病。物多类之而非,唯圣人知其微。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弩,善为 人上者不忘其下。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天下有至 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原心反性,则贵矣;适 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言无常是,行无常宜者,小人也;察于 一事,通于一伎者,中人也;兼覆盖而并有之,度伎能而裁使之者,圣人也。
译文:
1 圣人不求誉,不避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 注释:这里的“誉”和“诽”指的是赞誉和批评。圣人不追求这些外界的评价,也不回避。他们坚持正直的行为,自然能够消除一切邪恶。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圣人的处世哲学——不追求外界的认可,而是专注于自我修养,保持自己的道德标准,从而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和谐。
- 今释正而追曲,倍是而从众,是与俗俪走,而内无绳。
- 注释:这里“是”指的是遵循常规或主流,“俪走”意味着盲目跟随,“绳”代表规范或者准则。
-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不遵循道德原则,盲目追随世俗的人。圣人知道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而不是表面的顺从。
- 故圣人反己而弗由也。
- 注释:圣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但不盲目跟随别人。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个人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 道之有篇章形埒者,非至者也。
- 注释:这里的“篇章形埒”指的是外在的形式和结构,而非内在的道德或智慧。
- 赏析:这说明真正的道是无法用形式来完全表达的,真正的智慧和德性来自于内心的修炼。
- 尝之而无味,视之而无形,不可传于人。
- 注释:尝试过它却感觉不到滋味,观察过它却看不到其形态。
- 赏析:这表达了某些事物的本质难以通过感官体验来理解,需要深入思考或实践才能领悟其精髓。
- 大戟去水,亭历愈张,用之不节,乃反为病。
- 注释:大戟是一种植物,去除其水分后变得更加坚韧。如果使用过度,反而会成为问题。
- 赏析:这个比喻说明了过度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 物多类之而非,唯圣人知其微。
- 注释:很多事物看起来相似却不是真正的相同。只有圣人能够洞察到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洞察力和辨别能力的重要性。
-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弩,善为人上者不忘其下。
- 注释:善于驾驭马匹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马匹,善于射箭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弓,善于领导的人不会忘记下属。
- 赏析:这反映了领导力的重要性,即领导者需要不断回顾和反思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以确保他们的行动和决策都是恰当的。
- 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
- 注释:如果能够真诚地关爱并给予利益,那么整个世界都可以跟随。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仁爱和公正对于获得人民支持和信任的重要性。
-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 注释:不爱不给予利益,子女会背叛父母。
-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自私冷漠的人,指出他们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忠诚。
- 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
- 注释: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权势地位,最富有的不是金银珠宝,最长寿的不是千年寿命。
- 赏析:这几句话揭示了真正的价值和幸福不仅仅依赖于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更在于内在的品质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寓言的形式探讨了道德、智慧、领导力和个人修养的话题。它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而非外在的表现,同时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的追求和盲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