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载乎宜之谓君子,宜遗乎义之谓小人。通智得而不劳,其次劳而不病,其 下病而不劳。古人味而弗贪也,今人贪而弗味。歌之修其音也,音之不足于其美 者也。金石丝竹,助而奏之,犹未足以至于极也。人能尊道行义,喜怒取予,欲 如草之从风。召公桑蚕耕种之时,驰狱出拘,使百姓皆得反业修职。文王辞千里 之地,而请去炮烙之刑。故圣人之举事也,进退不失时,若夏就,上车授绥 之谓也。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列子学壶子,观景柱而知持后矣。故圣 人不为物先,而常制之,其类若积薪樵,后者在上。人以义爱,以党群,以群强。 是故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行者远;义之所加者浅,则武之所制者小矣。铎以 声自毁,膏浊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猿之捷来措。故子路以勇死,苌弘以 智困。能以智知,而未能以智不知也。故行险者不得履绳,出林者不得直道,夜 行瞑目而前其手,事有所至,而明有所害。人能贯冥冥入于昭昭,可与言至矣。 鹊巢知风之所起,獭穴知水之高下,晖目知晏,阴谐知雨,为是谓人智不如 鸟兽,则不然。故通于一伎,察于一辞,可与曲说,未可与广应也。甯戚击牛角 而歌,桓公举以大政;雍门子以哭见孟尝君,涕流沾缨。歌哭,众人之所能为也, 一发声,入人耳,感人心,情之至者也。故唐、虞之法可效也。其谕人心,不可 及也。简公以懦杀,子阳以猛劫,皆不得其道者也。故歌而不比于律者,其清浊 一也;绳之外与绳之内,皆失直者也。纣为象箸而箕子叽,鲁以偶人葬而孔子叹, 见所始则知所终。故水出于山,入于海;稼生乎野,而藏乎仓。圣人见其所生, 则知其所归矣。

淮南子《缪称训》逐句解析与赏析

诗句

义载乎宜之谓君子,宜遗乎义之谓小人。

  • 释义:适宜的义理是君子的行为准则,而忽视义理则成为小人。
  • 注释与赏析:这句话指出,真正的君子能够坚守仁义之道,而真正的小人则常常偏离道义。这里的“宜”和“遗”分别代表适宜和忽视,强调了君子与小人在道德选择上的不同。

通智得而不劳,其次劳而不病,其下病而不劳。

  • 释义:具备智慧的人不需要过多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稍微劳累但不会有病痛困扰,而过度劳累则会身心疲惫。
  • 注释与赏析:此句反映了人的能力层次,从无为而治到适度努力再到过度劳累的不同状态,体现了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

古人味而弗贪也,今人贪而弗味。

  • 释义:古人享受事物时并不过分追求,现代人则过于贪婪却无法品味。
  • 注释与赏析:这句话揭示了古代与现代在对待事物态度上的差异,古代人更加懂得知足常乐,而现代人则往往因为物质欲望的膨胀而失去了生活的真谛。

歌之修其音也,音之不足于其美者也。

  • 释义:唱歌的目的是修整其声音,但歌声不足以完全表达歌曲的美好。
  • 注释与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艺术表演中的真实感受和表达,即使再完美的表演,也无法完全传达歌曲的全部意境。

译文

淮南子·缪称训:

  • 义载乎宜之谓君子:君子行事合乎适宜之义。
  • 宜遗乎义之谓小人:小人忽视义理。
  • 通智得而不劳:拥有智慧的人做事不费精力。
  • 其次劳而不病:稍微劳累但不生病。
  • 其下病而不劳:过度劳累导致身心疾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君子、小人行为准则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选择的重视。同时,通过对比古今人在享受事物时的态度差异,反映了作者对古代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小结

《淮南子·缪称训》通过一系列诗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关于道德修养和生活态度的思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化的智慧,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