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浊者鱼佥,令苛者民乱。城峭者必崩,岸青者必陀。故商鞅立法而支 解,吴起刻削而车裂。治国譬若张瑟,大弦纟旦,则小弦绝矣。故急辔数策者, 非千里之御也。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施于四海。是故禄过其功者损, 名过其实者蔽。情行合而名副之,祸福不虚至矣。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 祥,不胜善政。是故前有轩冕之赏,不可以无功取也;后有斧钺之禁,不可以无 罪蒙也。素修正者,弗离道也。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故君子禁于微。壹快不足以成善,积快而为德;壹恨不足以成非,积恨而成怨。 故三代之称,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

诗句:水浊者鱼佥,令苛者民乱。城峭者必崩,岸青者必陀。故商鞅立法而支 解,吴起刻削而车裂。治国譬若张瑟,大弦纟旦,则小弦绝矣。

译文:水变浑浊时鱼就会死亡,法令苛刻时百姓就会混乱。城墙陡峭时就一定会崩塌,河堤颜色发青时一定会导致洪水泛滥。因此商鞅制定法律而引发分裂,吴起削减赋税而遭到车裂。管理国家就像弹拨琴瑟,如果大弦断裂了小弦就会断落。所以紧急的马车和策马奔驰的人,并不能成为长途跋涉的良马。有声音的声音,不过百里;没有声音的声音,却在四海之内传播。因此,俸禄超过了功劳时,就会被认为损害了名声;名声超出了事实时,就会被蒙受不白之冤。行为和思想相一致并且名声与事实相符,那么祸福就不会虚妄到来。身体里有丑陋的梦魇,就不能承受正直的行为;国家中有吉祥的现象,就不能忍受善政。因此,即使前有高官厚禄的奖赏,也不能因为无功而获取;即使后有严厉的法律惩处,也不能因为有错误而免于惩罚。那些始终正直的人,不会远离道德;君子不会认为小善是微不足道而舍弃,而会逐渐积累成为大善;不会认为小不善是无关紧要而去做,而会逐渐积累成为大不善。因此,累积的羽毛足以沉没船只,众多轻微的过失可以折断车轴。所以君子要防微杜渐。一次快意不足以成就善良,但积累的快意可以成为德行;一次愤怒不足以导致邪恶,但积累的愤怒可以变成怨恨。因此,古代称颂,是经过多年积累的美名;夏桀、商纣的毁谤,却是长期积聚的恶名。

赏析:本篇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阐释了“道”与“德”的关系。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接着用自然界中水的浑浊、城墙的陡峭等现象来比喻政治上的治理,指出只有当政治清明、法治严明时,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反之则会导致动乱。文章通过对商鞅和吴起两个历史人物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法治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任何政策或行为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于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内心平和、无欲无求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道。最后,文章通过对古代君主的称赞和对桀纣的贬斥,再次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既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又有现实的政治启示,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