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体易守也,其事易为也,其礼易行也,其责易偿也。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是以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商无折货,各安其性,不得 相干。故伊尹之兴土功也,修胫者使之跖,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 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 而悖,失处而贱,得势而贵。圣人总而用之,其数一也。夫先知远见,达视千里, 人才之隆也,而治世不以责于民;博闻强志,口辩辞给,人智之美也,而明主不 以求于下;敖世轻物,不污于俗,士之伉行也,而治世不以为民化;神机阴闭, 剞劂无迹,人巧之妙也,而治世不以为民业。故苌弘、师旷,先知祸福,言无遗 策,而不可与众同职也;公孙龙折辩抗辞,别同异,离坚白,不可与众同道也。 北人无择非舜而自投清泠之渊,不可以为世仪。鲁般、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 日不集,而不可使为工也。故高不可及者,不可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可以 为国俗。夫挈轻重不失铢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铨衡;视高下不差尺寸,明主 弗任,而求之乎浣准。何则?人才不可专用,而度量可世传也。故国治可与愚守 也,而军制可与权用也。夫待、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 配,则终身不家矣。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所有而并用之。夫骐骥千 里,一日而通;驽马十舍,旬亦至之。由是观之,人材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 也。乱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及,重为任而罚不胜,危为禁而诛不敢。民困于三 责,则饰智而诈上,犯邪而干免。故虽峭法严刑,不能禁其奸。何者?力不足也。 故谚曰:“鸟穷则蜀,兽穷则{角牛},人穷则诈。”此之谓也。
翻译为中文:治世之体易守也,其事易为也,其礼易行也,其责易偿也。
注释:在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中,是非常容易遵守的;管理国家的实际事务也是非常容易进行的;推行国家的礼节也是非常简单的;而偿还国家的责任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因此,人民不会同时担任多个官职,官员也不会同时处理许多事务,士农工商各自从事自己的职业,乡里之间、州郡之间各具特色。所以,农民与农民谈的是力气,士兵和士兵讲得是言行,工匠和工匠谈论的是如何精巧,商人和商人讨论的是商业技巧。因此,人们没有违背道德的行为,农民没有荒废耕作的能力,工匠没有劳累的工作,商人没有贬值的商品。他们各自安于自己的本性,而不互相干涉。
赏析:此段论述了治理国家的关键因素——原则、实际事务、礼节以及责任,强调这些因素的简单性和相互独立。文章通过对比胡人和越人的不同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进一步说明了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的差异性,并指出了圣人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统一天下。接着,文中列举了先知先觉、博闻多识等人才特征,但并不主张将这些才能全部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而是强调这些才能可以广泛运用,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最后,文章以“待、飞兔而驾之”和“待西施、毛嫱而为配”为例,说明即使拥有古代英俊人物,也不能保证社会安定,因为人的本性是多样且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