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玉待礛诸而成器,有千金之璧,而无 锱锤之礛诸。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 物;况受光于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于其前矣。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 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 嶓冢,分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 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不通于学者若迷惑,告之以东 西南北,所居聆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寒不能生寒,热不能生热;不寒不热,能生寒热。故有形出于无形,未有天 地能生天地者也,至深微广大矣!雨之集无能沾,待其止而能有濡;矢之发无能 贯,待其止而能有穿。唯止能止众止。因高而为台,就下而为池,各就其势,不 敢更为。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刍狗,若为土龙以求雨。刍狗待之而求福,土龙 待之而得食。鲁人身善制冠,妻善织履,往徙于越而大困穷,以其所修而游不用 之乡。譬若树荷山上,而畜火井中。操钓上山,揭斧入渊,欲得所求,难也。方 车而庶越,乘桴而入胡,欲无穷,不可得也。楚王有白蝯,王自射之,则搏 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蝯拥柱号矣,有先中中者也。
诗句翻译与赏析:淮南子·说山训
诗句翻译:
- 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
- 玉待礛诸而成器,有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礛诸。
- 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何况受光于宇宙乎!
- 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
- 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嶓冢,分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
- 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 不通于学者若迷惑,告之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诗句赏析:
《淮南子》是一部集先秦道家、儒家等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的论文集。其中,《说山训》是该部著作的一部分,通过比喻和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理和哲理。此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
诗的第一句“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用比喻说明价值和稀有性。马与鹿相似却价格昂贵,表明某些事物虽然外表相似,但实际上却拥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描述强调了在判断事物时需要深入观察,不应只看表面。
“玉待礛诸而成器,有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礛诸。”通过对比说明了即使材料珍贵,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反映了在实际应用中,适当的加工和制作同样重要。
然后是关于光的传播:“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况受光于宇宙乎!”这句诗描绘了光线在不同空间和角度下的效果,强调了视野和视角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在更大的环境中,即使是微小的光点也有其作用和影响。
最后两句“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总结了前面的论述,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从整体上理解局部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事物的多面性和相互影响,启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全面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