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 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 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 祸除。远之则迩,延之则疏;稽之弗得,察之不虚;日计无算,岁计有余。夫湿 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日之行也,不 见其移;骐骥倍日而驰,草木为之靡;县烽未转,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风,草 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噞矣。以阴阳之气相动也。
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应也。故《易》曰:“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 是以天心呿吟者也,故一动其本而百枝皆应,若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 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故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 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 不满溢,海不溶波。故《诗》云:“怀柔百神,及河峤岳。”逆天暴物,则日月 薄蚀,五星失行,四时干乖,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诗》曰:“正 月繁霜,我心忧伤。”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
”`
淮南子·泰族训####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 诗句: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
- 译文:它孕育万物,看不见它的养育而万物生长;它毁灭万物,看不见它造成的损失而万物消亡。
注释
- 注释1:《淮南子》是一部古代哲学著作,由西汉的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内容涵盖道家和杂家思想。
- 注释2:在《泰族训》中,”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描述了自然界的天文现象与季节更替,体现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阐述。
- 注释3:”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 描述了自然界中光、暗、风、雨等对生物成长的影响。
赏析
- 哲理深度:《淮南子》中的这一章节通过具体描述自然现象来揭示宇宙间的和谐与平衡。其中提到的”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形象地表达了自然力如何影响生命的生长和死亡,体现了道家的自然无为哲学。
- 象征意义:诗中提及的“莫见其所养而物长;莫见其所丧而物亡”象征着自然法则的无形力量,它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和衰落。
- 启示:此章反映了自然界的微妙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于现代人而言,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珍惜并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自然界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在其特定的角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点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平衡。
注:上述内容是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翻译和注释分析,详细注解请参考原文及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