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霓现,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故 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为也,不可以筋力致也。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 化生万物,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摩而不玩,外而不渝, 奚仲不能旅,鲁般不能造,此谓之大巧。宋人有以象为其君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茎柯豪芒,锋杀颜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知也。列子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 叶,则万物之有叶者寡矣。夫天地之施化也,呕之而生,吹之而落,岂此契契哉! ”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所能及也,至众,非数所能领 也。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故圣人怀天气, 抱天心,执中含和,不下庙堂而衍四海,变习易俗,民化而迁善,若性诸己,能 以神化也。《诗》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夫鬼神视之无形,听之无声, 然而郊天、望山川,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卜筮而决事。《诗》云:“神之 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此之谓也。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 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自然。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 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故高山深林,非为虎豹也;大 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流源千里,渊深百仞,非为蛟龙也。致其高崇,成其广大, 山居木栖,巢枝穴藏,水潜陆行,各得其所宁焉。

”`
淮南子·泰族训

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霓现,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 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为也,不可以筋力致也。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 化生万物,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摩而不玩,外而不渝, 奚仲不能旅,鲁般不能造,此谓之大巧。宋人有以象为其君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茎柯豪芒,锋杀颜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知也。列子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 叶,则万物之有叶者寡矣。夫天地之施化也,呕之而生,吹之而落,岂此契契哉! ”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所能及也,至众,非数所能领 也。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故圣人怀天气, 抱天心,执中含和,不下庙堂而衍四海,变习易俗,民化而迁善,若性诸己,能 以神化也。《诗》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夫鬼神视之无形,听之无声, 然而郊天、望山川,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卜筮而决事。《诗》云:“神之 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此之谓也。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 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自然。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 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故高山深林,非为虎豹也;大 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流源千里,渊深百仞,非为蛟龙也。致其高崇,成其广大,山居木栖,巢枝穴藏,水潜陆行,各得其所宁焉。

注释:

  •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的著作集。
  • 《淮南子·泰族训》:收录了淮南子中关于宇宙生成、自然法则、道德修养等哲学思想。
  • “故国危亡而天文变”:表明国家或社会处于困境时,自然现象会发生变化。
  • “世惑乱而虹霓现”:描述当社会混乱无序时,自然现象如彩虹出现以示警示。
  • “万物有以相连”:强调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 “精祲有以相荡也”:解释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作用,形成各种自然现象。
  • “天地所包”:比喻宇宙空间无边无际、包容一切。
  • “日月合明”:说明日月的运行与光明息息相关,共同构成昼夜更替的自然规律。
  • “鬼神合灵”:指自然现象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如风、雨、雷等。
  • “四时合信”:四季更迭体现了自然的节律和秩序。
  • “圣人怀天气”:指圣人能够理解和顺应自然之道。
  • “天地合德”:形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 “神明接”:指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水潜陆行”:描绘水的流动性与陆地的稳定性在自然中并存的现象。

赏析:
《淮南子·泰族训》通过丰富的自然现象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感悟。作者通过对天文、地理、生态等方面的描述,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理,并借此传达了深刻的道德理念和人生智慧。文章开篇以天文变异为例,指出国家的兴衰往往与社会的稳定与否相关,从而引出自然现象作为反映社会状态的一种方式。接着,作者通过“虹霓现”、“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等表述,深入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联性。文章最后部分通过描述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这种将自然现象与社会、道德联系起来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内涵,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